借建黃河大橋 長清要打造省會都市圈物流中心
2012-2-23 16:2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2日上午,長清區區委副書記、區長張洪武,來本報和齊魯晚報接聽熱線,隨后接受專訪時表示,長清既要融入濟南,又要發揮獨特資源優勢,借長清黃河大橋的建設,該區計劃在黃河畔規劃一片新城區,打造省會經濟圈向西輻射的橋頭堡。
長清黃河大橋可能今年開建 計劃打造省會經濟圈橋頭堡
隨著濟南西部新城的崛起以及大學科技園的發展,長清東部近年來發展迅速。借著建設長清黃河大橋的機會,長清區也開始描繪城區西拓藍圖,計劃在黃河畔規劃建設新城區,打造省會經濟圈向西輻射橋頭堡。
“目前,長清黃河大橋各項手續的報批比較順利,近期將上報省發改委初審,并報國家發改委核準,爭取年內獲得核準并開工建設。”據張洪武介紹,長清黃河大橋預計投資14億左右向西連接擬建60公里的濟聊一級公路,建成后濟南到聊城縮短至70公里。
據了解,長清黃河大橋項目起自長清老城西北角護城河邊圍堤,至德州市齊河縣胡官鎮孔官村西到達路線終點,全長8835米。長清黃河大橋建成后,將讓長清西北部的黃河天塹變通途。
目前,長清區正在思考如何利用交通上的優勢來為城市發展鋪路。張洪武透露,該區初步計劃在長清黃河大橋靠近長清的一側,規劃建設一片緊挨著黃河的新城區,將來還要將連接大學科技園和長清老城區的大學路向西延伸過去。
長清境內有京滬鐵路、220國道、104國道,京福高速公路、濟菏高速公路縱貫南北,是重要的交通網絡樞紐,長清黃河大橋建設完成之后,交通優勢更是得天獨厚。
“黃河大橋貫通后,長清省會經濟圈向西輻射橋頭堡的作用更加明顯,我們必須抓住這一優勢,帶動周邊區域的發展。”張洪武表示,長清區正在努力將交通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目前考慮比較多的是物流業,計劃將長清發展成服務濟南都市圈的區域性物流中心。
印尼城市商務綜合體項目今年啟動 長清主城將與西客站片區連為一體
“撤縣設區以來,我們對長清的定位逐步由相對封閉獨立的城郊縣轉變為省會濟南的西部新城區。”長清區區長張洪武22日表示,在剛剛結束的濟南市第十次黨代會上,市委書記王敏也提出,要“推動長清加快融入中心城區發展”,招商引資抓住大項目就是實現這個目標的主要經濟抓手。
今年年初,長清區已經有總投資超過180億元的11個重大項目簽約,涉及房地產、物流、工業園區等多個方面。簽約的重大項目有山水重工工業園、百線電影文化廣場、恒地城市綜合體、山東濟南農產品物流中心等11個,涉及房地產、物流、工業園區等多個方面。
其中,總投資120億元的恒地城市綜合體建設,占地約2400畝,建成后將極大推動省城西部城市建設步伐;山東濟南農產品物流中心項目建成后將為3萬人提供就業崗位,帶動周邊地區農戶30萬戶。
據了解,長清區還將加快城市片區開發,在經濟開發區實施濟西濕地、住宅產業化以及張橋片區二期、平安片區等園中村改造項目,啟動劉長山路延長線兩側區域發展規劃。大學科技園第三安置區、濟菏高速出口、重汽、龍湖房地產開發等重點項目的建設,將會加速提升大學科技園的服務功能和經濟貢獻率。
“經過一年多的不懈努力,我們成功洽談引進了由印尼金鋒集團投資建設的城市綜合體項目。”據張洪武介紹,這一項目選址位于經濟開發區、大學科技園與西客站片區交會位置,占地約2700畝,主要建設集大型購物中心、步行商業街、高檔寫字樓、五星級酒店及中高檔住宅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大型城市商務綜合體。項目一期工程將于今年啟動建設,建成后將使長清主城區與西客站片區連為一體,對推動長清與中心城區的融合對接將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文物保護與旅游開發并重 旅游靠文化不靠“農家樂”
長清擁有靈巖寺、五峰山、蓮臺山和齊長城遺址、孝堂山、漢王墓、明王墓等諸多旅游資源,旅游景點之密在全省縣區里面是不多見的。隨著景點的開發,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前往長清旅游休閑。但是,長清區也逐漸認識到,要想發展成為旅游強區,就必須解決景點分布散、規模小、互動少的問題。南臨泰山,有著豐富的人文和自然資源,長清發展旅游業可謂得天獨厚,但是因為距離城區較遠等原因,長清旅游并不“火爆”。長清區區長張洪武一直在思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104國道濟南收費站的取消,給游客到長清帶來了便利,但長清還要創造更加通暢的“旅游路”,連接單個景點,才能讓“十里一景”的長清成為旅游強區。
“我們的旅游資源文化鑒賞價值大,文物保護與旅游開發并重,與游客互動的方式和‘農家樂’不一樣。”張洪武希望,長清區能夠打造更高層次的旅游環境,沒有必要與南部山區進行同質化競爭,而是讓長清和南部山區的游客群體有不同選擇。
據了解,長清區發展旅游業將會堅持“文化觀光與休閑游并重”的總體定位,文化觀光方面,加快推進靈巖寺、五峰山旅游綜合體、齊魯碑林、濟西濕地等重點項目建設,提升景區檔次;鄉村休閑游方面,要規范各類采摘、節會活動,逐步打造品牌旅游產品。
“‘山清水秀’不能盲目開發利用,我們準備引進一些休閑項目,也會在合適的地方規劃一些‘農家樂’增加互動性,但檔次不能低,必須配套設施齊全。”張洪武表示,環境好旅游資源好是能吸引人的,進行適當定位之后,人們從“聽說”到“來玩”,“了解”之后再來投資“興業”,繼而“置業”定居,才是資源利用效果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