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肇源正經歷從傳統貨運向現代物流嬗變
2012-2-23 15:4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肇源得天獨厚的“糧倉”地位,成就了其現代糧食物流產業。
從傳統到現代,物流業已然成為肇源的主導產業。
這是一張你再熟悉不過的地圖,就像你的掌心,你熟悉它的每一條紋理,明白每一條紋路的走向,因為它就在你的心里。
這又是一張你陌生的版圖,被全新建構的這個版圖,承載了全新的內涵,也就呈現出了另一種意義。
每一個區塊都有屬于它的顏色,每一區域都擁有區別于其它的屬性。它的色彩斑斕正好是大慶接續產業的繁花似錦,它們組合在一起,也就形成了大慶地方經濟的版圖。
這張被產業重新建構的地圖,依然是一條鮮活的“鯉魚”,在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城市的起步端,做著“龍門一躍”的姿態。
這是一個被認證的事實:無論未來城市經濟依托哪一項支柱產業,想要撬動產業崛起,必須先打造起一個服務于企業的“支點”,現代物流無疑就是這個“支點”。
因為企業時刻置身于產、供、銷國際市場大鏈條中。誰能靈活掌握原料、產品間的“輸”與“送”,做到流速快,成本低,誰就能搶占市場先機。
從傳統的貨運站點到現代物流園、從中轉運輸到鐵海聯運……肇源正在經歷從傳統貨運向現代物流的嬗變。
打造北糧南運的一個點
在全國鐵路系統內標準最高、規模最大、功能最全,將成為東北最大的糧食、煤炭、建材、石化產品集散中轉物流節點。
1月10日,天空中飄著雪花,氣溫也明顯下降。新肇火車站站長李方明絲毫沒有感到寒意,整整一上午,他奔走在站臺里,指揮工人裝運貨物,汗水已經打濕了棉衣。
李方明來新肇火車站已經7個年頭了,他從來沒有像這幾個月這么忙過。不但沒有周末,每天坐在辦公室的時間不超過10分鐘。
他說的“這幾個月”是指2011年10月14日新站現代糧食物流中心投入使用至今。
雖然忙碌,但李方明的精神頭兒十足,他覺得忙得有價值,更有希望。
2006年,國家發改委和鐵道部將肇源新站定為戰略裝車點,大慶以及周邊的糧食和其他物資,開始向這里聚集。
肇源是哈大齊工業走廊的重要節點,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賦予了它黑龍江省物流經濟“橋頭堡”和大慶對外開放“南風窗”的特殊地位。
肇源,水、草、田三分天下,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2011年糧食總產量實現35億斤。周邊300公里運輸半徑以內27個市縣的糧食產量達300億斤,水稻、玉米、高粱、綠豆、花生、谷子是主產作物,這些糧食品質上乘,是糧食采購商首選的采購地區。豐富的原料基礎,為肇源縣發展糧食物流創造了獨有條件。
戰略裝車點的良好交通區位優勢,為肇源縣域經濟發展特別是糧食物流產業發展注入了活力。
然而,新肇火車站每年只能承載貨運量35噸,由于皮革工業園區、新站糧食產業園區等企業的入駐,物流明顯增加,現有運力已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
有優勢是肇源之福,不能讓這樣的優勢白白浪費。
2008年,肇源抓住了國家和省政府發展現代物流產業和推動全省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建設的機遇,結合地域物流產業發展基礎,向國家發改委提出了建立肇源縣新站現代糧食物流中心項目的申請,并順利得到批復。
許曉峰,肇源糧食局局長,建設新站現代糧食物流中心的具體工作落到他的身上。
“我們想借此打造北糧南運的物流節點,是一種全新的模式,保證國家糧食安全。”許曉峰說,雖然戰略裝車點有一定的規模和影響力,但依然處于傳統貨運階段,必須進行提升。
這個項目受到沈陽鐵路局的關注,他們決定投資2.9億元啟動這個項目。2011年6月9日,肇源新站現代糧食物流中心破土動工,9月28日主體交工。
100天,一座現代物流中心初具規模。新站現代糧食物流中心占地20萬平方米,建有3萬平方米鐵路罩棚和日處理能力1000噸的糧食烘干設施等,新鋪鐵路專用線1100延長米。在全國鐵路系統內標準最高、規模最大、功能最全,并將成為東北最大的糧食、煤炭、建材、石化產品集散中轉物流節點。
肇源新站實現了從傳統貨運到現代物流的嬗變。
資源聚集帶來產業聚集
2010年運送糧食總量只有60萬噸,去年達到了200萬噸,而糧食物流中心啟動三個月運送量就超過100萬噸。與此同時,一家家糧食加工企業也向這里聚集。
看一個產業是否有潛力,首先要看它的聚集效應。
在新站現代糧食物流中心站臺,一袋袋糧食經由裝卸工人的臂膀,搭上南下的列車,發往全國各地。工人們正在裝運的是糧食收儲大戶張中輝的3000噸外運糧食。以往,每到糧食收購旺季,張中輝最撓頭的就是“請”車皮。如今,他的臉上掛滿笑容:“新站現代糧食物流中心建在家門口,車皮管夠兒。而且,一條龍辦理發運手續,站內配套設施齊全,裝車速度快,糧食無積壓。”
短短的3個月,新站火車站附近的糧商由30多家猛增到100多家,有南方的、內蒙古的、吉林的、遼寧的、以及附近市縣的。
新站現代糧食物流中心10月14日投入運營,日發運糧食萬噸以上。新站現代糧食物流中心總經理王洪河告訴記者,經過三個多月的運作,陸鐵實現了接軌聯運,錦州港和營口港已派專人入駐聯檢大樓,實現了鐵海聯運,在內陸港一次性辦理出關檢驗檢疫等手續,貨物可直接上船離境。
一組數字更能說明新站現代糧食物流中心的帶動效應:2010年運送糧食量只有60萬噸,去年達到了200萬噸,新站現代糧食物流中心啟動三個月就超過100萬噸。
糧食加工企業的聚集更能說明這一產業的魅力與潛力。
肇源新站現代糧食物流中心項目吸引了黑龍江省龍泰農業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投資1億元,建設占地面積10萬平方米的年加工5萬噸雜糧和2萬噸配方雜糧現代化工廠及倉儲設施。“對于糧食企業來說,物流是重中之重!倍麻L孫建華告訴記者,“在這里建廠,運費節省50%以上!
糧食物流中心還拉動了東方集團和展華玉米的投資建設,東方集團投資1億元建設散糧自動化接收、裝卸流水線一套,年加工30萬噸稻米的產業園及期貨交割庫10萬噸。
大產業大物流一業帶百業
現代糧食物流中心的建設不僅能為肇源培育物流產業集群打下基礎,而且能全面拉動一、二、三產業發展,實現“一業帶百業”。
在肇源新站現代糧食物流中心,陸鐵實現了接軌聯運,錦州港和營口港已派專人入駐聯檢大樓,又實現了鐵海聯運,在內陸港一次性辦理出關檢驗檢疫等手續,貨物可直接上船離境。
這個物流中心全部建成后,將形成以物流為先導的“大集團、大產業、大物流、大市場”,有效實現資源整合和產業集聚,保障國家糧食“大批量、長距離、快節奏”安全運輸。
新站現代糧食物流中心建設是肇源縣物流產業發展的龍頭項目和標志性工程,它的建設不僅為肇源加快培育物流產業集群、全面拉動一、二、三產業打下基礎,實現“一業帶百業”。
新站現代糧食物流中心建成后,農民收益明顯增加!坝衩资召弮r每斤高出5分、水稻每斤多賣1毛,肇源農民多收入1.5億元!闭卦醇Z食局局長許曉峰認為,這必將調動農民的種植積極性,促進農業的發展,進而帶動糧食加工產業的聚集與壯大。
新站現代糧食物流中心對三產的帶動也很是強勁。拉動勞務經濟發展。在站臺上裝車的新站鎮農民張吉會說:“一天能掙200元,好多下崗工人都在這兒干!蹦壳埃谛抡粳F代糧食物流中心裝運工人有300多人。
一個物流園就是一個城市新區,餐飲、住宿、商超等服務業正在快速增長,就連房價也成倍翻。據了解,以前200萬都賣不出的土地,現如今給500萬都不出手。
而更大的貢獻在未來。
“十二五”期間,新站現代糧食物流中心項目總體規劃建設面積為180萬平方米,總投資規模為18.8億元。
項目全部建成后,將形成以物流為先導的“大集團、大產業、大物流、大市場”,有效實現資源整合和產業集聚,保障國家糧食“大批量、長距離、快節奏”安全運輸,成為全國現代綜合性糧食物流產業園,將是全國鐵路系統內標準最高、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內陸港及物流基地,我省最大的現代糧食物流中心和龍江西部最大的內陸口岸。
到“十二五”期末,新站現代糧食物流中心將形成以臺灣金門集團、沈鐵物流、東方集團、龍泰集團、梅花集團等世界500強、國內前100名企業為核心的大集團網絡;到2016年末,糧食年交易量將實現2000萬噸,年創產值500億元、利稅60億元,吸納就業3000人,形成“三省一區”最大糧食物流集散地、全國現代化綜合糧食交易中心。
除了糧食,新站現代糧食物流中心將依托鐵海聯運和報關出口的優勢,吸引大慶以及周邊地區的裝備制造、家具、化工等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