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米 長江瀘州段逼近0水位 船舶被迫停運
2012-2-22 13:2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長江水枯,船舶停運 昨日上午8點,長江瀘州航道局公布的監測數據顯示:位于江陽區茜草街道的二郎灘水位為0.4米。“今年最低水位出現在2月17日,監測結果顯示為0.02米,而去年最低水位為0.15米。”長江瀘州航道局的工作人員介紹,自2月份以來,長江瀘州段航道內的水位已多次逼近零水位。
長江瀘州段航道水位持續走低,航道內航行能力大幅下降。日前,瀘州地方海事部門發布航行通告:凡是吃水超過2.7米的船舶禁止進入川江航道。
各類貨船通航標準有規定
面對水位偏低的情況,日前,瀘州地方海事部門已經發布航行通告,凡航行于瀘渝段航道的船舶,應滿足下列要求:當瀘州水位在0.5—1.0米時,干散貨船、集裝箱船總長不得超過110米;當瀘州水位在0—0.5米時,干散貨船、集裝箱船總長不得超過105米,;當瀘州水位出現負值(0米以下)時,干散貨船、集裝箱船總長不得超過90米。
凡船舶實際吃水和總長不滿足上述要求的,必須采取相應減載和轉載措施,并經海事機構核查合格后方可航行。而凡是吃水超過2.7米的船舶禁止進入川江航道。
多家航運企業被迫停運
長江瀘渝段航道達到III級航道標準。但由于航道仍屬山區天然航道,航道維護尺度受水位影響較大。“枯水期水流歸槽以后,水位越低流速越大。重載船舶上灘難度加大,只能選擇減載,或者需要他船助推。”瀘州市江陽區航務處副處長戴智強介紹,受水位偏低的影響,目前已有多家航運企業的重載船舶被迫停運。
去年春夏秋連旱致來水不足
昨日,記者在江陽區航務處的監控屏幕上看到,該處轄區內多家港口一片蕭條。作為瀘州最大的貨運碼頭,方山港口內的堆場上空無一物,基本處于閑置狀態。
“相較于往年同期水位,今年航道內的水位總體偏低。”長江瀘州航道局總工程師賴珍寶分析,出現這種情況是受多種因素影響。“去年川南地區遭受春、夏、秋三連旱,造成了上游來水嚴重不足。”
昨天,已經是中午12點半,謝勝梅一家仍忙著打井,顧不上回家吃飯。謝勝梅是攀枝花市大龍潭鄉新街村灰鈀浪組村民,這段時間,天旱老井不出水,她家全家總動員,挖井找水。
確定位置后,2月4日,一家人開始行動。一家人揮起鋤頭,起早貪黑地往下挖。為了防止塌方,一邊挖,另一邊用紅磚將井壁砌起來。這兩天,挖到約6米深時,土層里終于出水了。
昨天,在大龍潭鄉新街村,鉆井機和柴油機的轟鳴聲,牽動著村民的神經。這支由政府請來的打井隊,在一山溝溝里,鉆井找水已經一周時間了。“終于有水了。”村民張成明有些激動。他說,新街村附近有一條河溝,今年河溝干了,村里的10多口水井,只有一兩口還能勉強出水。
大龍潭鄉負責人說,這口井,要按照計劃打到200米深,能提供周邊600多人的飲水。大龍潭鄉計劃打5口150米至200米的地下井,可解決2000多人的飲水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