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中美貿易摩擦需消除歧見
2012-2-17 18:4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應美國副總統拜登邀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目前正在對美國進行正式訪問。專家分析,經貿問題是此次習近平訪美的主要議題之一,貿易爭端解決、合作空間拓展等將成為主要經貿議題。 業內人士指出,經貿合作是中美戰略合作的重要基礎和“穩定器”。中美兩國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合作是兩國關系的主流,只有消除歧視才能化解中美貿易摩擦,讓中美兩國人民享有合作福祉,讓世界共享中美關系良性發展創造的和平環境和發展機遇。
中美經貿關系影響面大
中美貿易是密切的優勢互補貿易,中美互為最重要的貿易伙伴。
數據顯示,2011年,中美雙邊貿易額達到創紀錄的4467億美元,同比增長16%。美國對華出口首次超過1000億美元,達到1221億美元,同比增長20%。過去6年里,美對華出口增速高于自華進口增幅,雙邊貿易向更加平衡的方向發展。在投資領域,兩國間的雙向投資快速增長。美國已累計對華投資676億美元,是中國最大的外資來源地之一。同時,中國企業來美國投資的熱情高漲,對美投資步伐不斷加快,累計對美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已超過60億美元。
業內人士指出,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中美經貿關系的重要性遠遠超出雙邊范疇,對全球都具有重要的影響。近兩年,中美加強合作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對于恢復國際市場信心、推動世界經濟復蘇發揮了重要作用。
貿易摩擦呈增長趨勢
不過,中美經貿發展過程中,貿易摩擦時有發生,雙邊經貿關系也一直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特別是自去年下半年以來,由于2012年美國總統大選在即,在經貿、人民幣匯率、投資環境等問題上,美國持續對中國施壓,美國對華發起的貿易救濟案件呈增勢。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張利寧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中美兩國貿易聯系緊密,貿易摩擦也就少不了。但是,往往“受傷的總是我”。這是因為,一是中國勞動力成本低;二是中國市場規模和企業生產規模大,由規模經濟導致的成本低,因此中國低成本的競爭優勢會對美國相應產業形成巨大的壓力;三是匯率問題或市場經濟地位問題。美國經常采用反傾銷調查對本國產業予以貿易救濟。中國的成本優勢強,而市場經濟地位問題不解決,隨著相互之間的貿易增加,美國強加在中國產品頭上“傾銷”冤案就會越來越多。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宋泓指出,中美貿易摩擦最大的糾結點主要體現在兩方面:第一,在中國市場上,美國企業要求公平待遇,似乎將中國視為發達國家,但是這樣的要求是不合理的,畢竟在世貿組織的談判中,我們承諾的前提是中國為發展中國家;第二,對于所謂國內企業的“補貼”問題,中方應該積極交涉和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