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前景光明有隱憂
2012-2-17 17:0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昨日,工信部公布了《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規劃》中稱,到2015年,要形成較為完善的物聯網產業鏈,培育和發展10個產業聚集區和100個骨干企業。
物聯網作為新興產業,孕育著數萬億的巨大市場,成長勢如破竹,產業規模在近年呈現高百分比的復合式增長,并將遠遠超過計算機、互聯網、移動通信等市場,市場前景一片光明。從產業鏈看,上游(器件、部件,尤其是傳感器芯片)、中游(設備提供、系統集成)、下游(應用、運營)將依次發展,在物聯網市場分得一杯羹。
但目前,物聯網仍處于起步階段。雖然物聯網發展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紅火場面,但迄今為止,尚未形成統一的技術標準,各個企業組織都用自己的一套規范,彼此間的物聯網應用是封閉的,因而難以形成規模商用。另外其涉及的技術要么存在弊端,要么應用成熟度和穩定性低。尤其是產業鏈中的核心環節--傳感器,不僅產業成本過高,而且附加值低、人才培養跟不上、行業分散凌亂,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物聯網發展。漢威電子董事長任紅軍就直言,“國內傳感器應用仍在起步階段” 。
一方面,標準的缺失、核心技術的落后,尤其是在信息安全方面,阻礙著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多數城市將物聯網列為主導產業,出現了過熱苗頭。在某些地區還成為政府招商引資追求政績的招牌,一些IT巨頭甚至借此跑馬圈地。難怪百度CEO李彥宏稱“我還沒有看清楚物聯網,覺得非常模糊、不清晰。”
對物聯網產業而言最主要的是掌握核心技術,而目前來看,從傳感器芯片到制造工藝,我國均落后于美日等發達國家。因此,物聯網企業要想改變現狀,其在技術與應用的結合層面任重道遠。首先要突破感知端產業的瓶頸,重點發展高端傳感器芯片、 RFID、NFC芯片等。其次要發展物聯網相關終端和設備,包括近NFC終端、傳感器與通信集成終端、RFID與移動通信集成終端、物聯網網關等。有了技術與應用相結合的產品,物聯網的基礎才算穩定。
我們相信,在技術、標準、政策支撐下,各大物聯網企業再選擇適當的領域、適當的切入點,物聯網一定能呈現真正的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