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汽車產銷降幅明顯物流商用車很“窩火”
2012-2-17 16:5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月9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在京舉行信息發布會,對外發布了1月份全國汽車產銷情況。數據顯示,1月我國汽車產銷呈現較大降幅,各類車型均有所下降,且商用車降幅大于乘用車。
對此,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表示,雖然1月份產銷數據較為“難看”,但仍屬正常;受“雙節”等因素影響,僅從該月數據不能預測今年車市整體產銷趨勢。
元月開局難
元旦和春節兩個假期,使得1月份工作日僅為17天,比上年同期少4天,因此產銷數據下滑也在意料之中。況且,去年元月高達180萬輛的產銷成績,堪稱“制高點”。如此同比,當然顯得今年汽車市場開局“不利”。
1月份,我國完成汽車產銷129.94萬和138.98萬輛,環比下降23.20%和17.75%,同比下降達到27.47%和26.39%。期間,商用車產銷分別為24.59萬輛和22.92萬輛,環比下降24.98%和降28.54%,同比下降38.44%和37.16%;乘用車產銷也出現明顯下降,環比、同比降幅都達15%以上。
商用車的表現尤其令人擔憂。其中,與2011年12月份相比,半掛牽引車產量和客車非完整車輛銷量降幅相對較低,但其他品種產銷降幅均超過了20%。而相比去年,客車、貨車等五大品種產銷都出現較大降幅,特別是半掛牽引車和貨車非完整車輛,降幅更大。
至于乘用車方面,關注焦點仍是自主品牌的低迷走勢。1月份,自主品牌乘用車總計銷售48.80萬輛,環比下降17.13%,同比下降30.62%,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2.05%,占有率環比下降0.97個百分點,同比則下降3.96%。有人據此認為,2012年自主品牌的“慘淡”,已從年初開局中得以窺見。
同時,中汽協還發布了汽車出口數據。整體來看,海外市場依舊表現搶眼。1月份,汽車出口5.63萬輛,環比增長0.49%,同比增長8.32%。這在彌補國內車市“不給力”現狀的同時,似乎還預示著全球經濟不景氣的當下,海外市場仍可“獨當一面”。
物流車蕭條
汽車市場整體走低,物流商用車也未能幸免。其中包括交叉型乘用車(微客)和多功能乘用車(MPV)在內的各細分車型,1月份表現都是“綠汪汪一片”。而鑒于此,各大車企都在制定或修改其銷售目標和策略。甚至不少人預計,在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上,物流業興起的大環境中,重卡等物流用車的走勢,將成為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熱點之一。
而對于1月份的物流商用車市場形勢,中汽協指出,該市場之所以出現38%左右的降幅,與季節性因素及上年同期較高的基數有很大關系。但也有值得“欣慰”的地方:相比去年1月份,交叉型乘用車銷售了20.03萬輛,環比僅降1.02%,同比下降23.80%,低于行業平均水平(下降26.39%)。這也說明該類車型在市場上仍有不小的潛在需求。
另外,數據顯示,1月份,貨車銷售了15.94萬輛,環比下降26.13%,同比降幅達33.46%;半掛牽引車銷售1.23萬輛,環比下降22.96%,同比下降43.27%。這則印證了年前專家“一季度貨車和半掛牽引車市場注定較為蕭條”的說法。而另外兩種物流車型——輕客和MPV產品中,依據“客車銷售2.67萬輛,環比下降32.30%,同比下降28.12%;MPV銷售3.65萬輛,環比下降18.53%,同比下降22.70%”的統計,也能預見市場的不夠景氣。
而對于物流商用車的未來銷售前景,有業內人士指出,新車銷售和換購更新都很重要,未來更有可能迎來更新換購為主體的市場階段。畢竟,眼下燃料和人工成本越來越高,但運費上漲勢頭并不看好,這就意味著采購節油性產品的重要性。而此間,不止輕量化車型及天然氣產品將陸續得到普及,一些其他類型的節油產品也會借機而起,終結“油老虎”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