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通平高速公路建設科技創新活動
2012-2-17 16:3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11年是全省交通運輸系統的“工程質量年”,也是通平高速公路建設的“關鍵之年”,更是通平高速公路建設的“創新之年”!皩崿F南北通衢,造福老區人民”——通平高速人同心協力,譜寫了一曲曲輝煌的交響樂章。
2011年,通平高速人堅持“精心精細精致,創新創意創優”的建設理念,確保了工程建設又好又快地向前推進。一段段平整堅實的路基,一根根擎天矗立的橋梁立柱,一處處堅實挺拔的擋墻,一座座洞穿時空的隧道,一座座飛越江河溝壑的橋梁展現出震撼人心的宏偉氣勢。全年完成投資15.48億元,占省政府下達的年度目標任務的172%。工程形象進度超前,工程質量達到精品要求。
質量是根本,創新促提高。通平公司聯合有關科研單位成功研發了預應力混凝土張拉智能控制技術和預應力管道壓漿智能控制技術,并率先在通平高速公路全線使用,使質量管理水平達到了一個質的飛躍。其中與湖南聯智橋隧技術公司研發的預應力智能張拉系統,解決了梁板預應力張拉由人工隨機控制向計算機智能數字控制的轉變,具有錯誤糾正、數據同步、張拉申核等張拉過程控制,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通平高速公路全線共有T梁5970片,通過張拉的4000多片T梁數據顯示,每片梁板的撓度、應變、應力都能滿足規范要求。
通平公司與省高速公路管理局、省交通科學研究院共同研發的預應力管道智能壓漿技術,有效解決了橋梁由于鋼絞線提前銹蝕而導致的結構開裂、超限下撓等影響使用壽命的諸多問題,具有準確測控能力、流量、水膠比、計量充盈及控制穩壓時間等功能。
兩項技術成果均通過省交通運輸廳組織的專家鑒定,并獲得國家專利,全省推廣。至目前全國已有十余個省市區公路建設單位到通平公司學習取經,引進技術。
這一年,我們還進一步推廣了“混凝土集中拌和、構件集中預制、鋼筋集中加工”的“三集中”標準化生產方式,提高混凝土質量、小型預制構件質量及相關砌體工程質量、鋼筋加工質量;
通過開展“鋼筋混凝土工程鋼筋間距與鋼筋保護層厚度控制專項勞動競賽”,鋼筋間距合格率與以往施工工藝比較,由原來的30%提升到85%以上,鋼筋保護層控制由原來的50%提升到95%以上,實現了橋梁、隧道、通涵等結構工程質量的優良。
回眸2011年,是通平高速公路建設科技創新、艱苦奮斗的一年,也是取得成就的一年。然而,科學技術無止境。惟有創新才能使單位進步,惟有創新才能提升工程質量,惟有創新才能促進項目又好又快建設。我們愿意在今后的路面、房建、交通、綠化等各項工程中,高舉科技創新的旗幟,突出“三精三創”的建設理念,在人力、財力、物力上給予必要的傾斜,熱誠鼓勵科技創新,大力開展攻堅克難,全面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把通平高速公路建設成名符其實的“科技路”、“創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