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讓更多鮮活農產品“飛”出島
2012-2-13 13:0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月7日,記者從海南省交通運輸廳、省航權辦聯合召開的鮮活農產品運輸空中綠色通道工作座談會上獲悉,海南將挖掘貨運潛力,拓展市場空間,構建鮮活農產品臨空物流通道和統一的鮮活農產品航空運輸信息共享平臺,促進鮮活農產品借助空中綠色通道飛向國內外市場。
降低航空物流成本
海南省交通運輸廳綠色通道辦公室提供的數字表明,去年,海南鮮活農產品出島運輸繼續保持強勁增長態勢,共運輸鮮活農產品出島673.3萬噸,同比增長12.40%。其中,道路運輸完成670萬噸,海運完成3.3萬噸。綠色通道辦公室主任馮學詞認為,鮮活農產品通過空中航線出島數量非常少,這與鮮活農產品生產需求、市場需求非常不相稱。海南航班貨位資源豐富,去年美蘭、鳳凰兩大機場航班貨物運載率僅50%左右,具有很大的貨運潛力和市場空間。去年美蘭機場農副產品出港2.5萬多噸,占出港貨運量的66%,出港航班達3.7萬架次,但出港貨物運載率只有52%。
據業內人士介紹,近年來,隨著保鮮技術的成熟、火車逐漸開通,海南出島航空貨運逐年減少,鮮活農產品更是少得可憐,空運成本是一個關鍵原因。“低成本、不虧本,是著力推進空中"綠色通道"的出發點之一。”馮學詞表示,可由政企共同努力降低物流成本,政府適當給予政策扶持,企業適當降低空運成本,機場給予“三優先”服務,建立從摘菜、包裝、道路運輸、儲藏到航空貨運、接卸等門到門運輸的物流供應鏈,這樣可有效減少中間環節,降低物流成本。
海南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周文雄認為,隨著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對高端鮮活農產品的需求量也逐漸增長,空中運輸鮮活農產品較陸路、海路運輸具有快捷、保鮮等優勢,發展航空物流,有利于建立公路、水路、航空、鐵路多種運輸方式構成的鮮活農產品運輸體系,促進海南熱帶高效農業發展。
打造航空運輸物聯網
為盡快開辟空中“綠色通道”,海南擬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制定優惠政策,扶持空中綠色通道發展。由政府制定支持空中綠色通道發展的政策,機場企業也相應制定鮮活農產品優先辦理貨運、驗貨、配載的便利措施。二是加快推進臨空物流園的建設。海航集團將加快已規劃的美蘭和鳳凰機場臨空綜合物流園區建設,積極引導航空物流企業進駐,促進航空高端物流的發展,適應國際旅游島建設需要。同時,充分考慮農產品物流倉儲、配送、冷藏的需要,形成東南亞航空物流樞紐。三是按照國際航協提出的“簡化商務、便捷旅行”的戰略要求,建設統一的鮮活農產品航空運輸信息共享平臺,建設融貨源信息、貨艙預訂、運費支付、運費結算、貨物跟蹤等功能為一體的交易系統,實現航空貨物運輸全程無紙化數據流轉,打造海南航空運輸物聯網,為海南農產品運輸信息共享創造條件;四是加強航運物流培訓,培養適應航運物流樞紐發展需要的高端人才。
據了解,2005年,海南開通海口至北京綠色通道,這是我國首條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17年來,海南對鮮活農產品運輸車輛實行“三優先”政策,即優先購票、優先上船、優先過海。截至去年年底,全省鮮活農產品出島運輸車輛共162.59萬輛次、運輸總量達3699.8萬噸,運往全國50多個大中城市及日本、韓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從2009年11月開始,海南又逐步開通了海口至營口、天津、上海等海上運輸鮮活農產品冷藏集裝箱航線。去年年初,全國各地受低溫冰凍天氣的影響,公路運輸受阻,海南緊急啟動了應對南方冰凍天氣海上冷藏集裝箱綠色通道運輸方案,把海南冬季鮮活農產品運往天津港和營口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