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2011紡織行業與貿易并駕齊驅

2012-1-9 16:1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2011年以來,我國紡織行業積極應對世界經濟增長放緩、人民幣升值、棉花等原料價格大幅波動、勞動力和能源成本上漲等諸多不利因素影響,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不斷提升科技、管理和營銷水平,全年生產、出口及利潤實現平穩增長,但增長速度逐月下滑,行業運行壓力加大,部分中小紡織企業經營困難。    一、運行情況總體良好,下半年形勢較為嚴峻 
  (一)生產保持平穩增長,主要產品產量增速回落 
  1-11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5%,增速較上半年提高0.6個百分點,紡織行業工業增加值占全國比重為5.7%,較上半年提高0.1個百分點。產銷率97.7%,較上半年提高0.1個百分點。1-11月,我國紗線生產2632萬噸,同比增長12.4%,增速較上半年提高1.2個百分點;布生產568億米,同比增長13.2%,增速較上半年回落2.2個百分點;化學纖維生產3074萬噸,同比增長14.9%,增速較上半年回落0.4個百分點;服裝生產230億件,同比增長8.5%,增速較上半年回落4個百分點。 
  (二)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區域結構進一步優化 
  1-11月,我國紡織企業500萬元以上項目總投資6102億元,同比增長34.7%;新開工項目數同比增長1.78%。其中,棉紡行業投資1503億元,同比增長36.8%;化纖行業投資665億元,同比增長45.8%;服裝行業投資1852億元,同比增長40.0%。 
  1-11月,東部地區紡織行業實際完成投資3464億元,同比增長23.0%;中部地區紡織行業實際完成投資1869億元,同比增長55.7%;西部地區紡織行業實際完成投資496億元,同比增長51.7%;東北三省紡織行業實際完成投資272億元,同比增長47.0%。中部、西部、東北地區的投資額占全國總投資額的43.2%,較上半年提高2.1個百分點。 
  (三)出口平穩增長,四季度增速下降較快 
  1-11月,紡織品出口864億美元,同比增長24.0%,增速較上半年回落4.8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回落5.6個百分點;服裝出口1398億美元,同比增長19.5%,增速較上半年回落4.2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回落1.7個百分點。其中,10月當月紡織品出口額同比增長18.4%,服裝出口額同比增長6.0%;11月當月紡織品出口額同比增長13.6%,服裝出口額同比增長3.5%;10、11月出口額增速均大幅低于前期水平。 
  (四)經濟效益平穩增長,企業虧損較快增加 
  1-11月,紡織行業主營業務收入48072億元,同比增長27.4%,增速較上半年回落3.1個百分點、較同期全國工業低0.8個百分點。利潤總額2466億元,同比增長26.6%,增速較上半年回落14.7個百分點、較同期全國工業高2.2個百分點。紡織行業虧損企業數同比增加28.7%,增速較上半年提高30.4個百分點、較同期全國工業高11.5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總額同比增長75.9%,增速較上半年提高69.8個百分點、較同期全國工業高8.5個百分點。 
  二、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國內外棉價差距較大 
  近3個月以來,受臨時收儲影響,國內棉價保持在19000-19800之間。12月29日國內標準級棉價為19173元/噸。而12月27日進口棉折滑準稅價為17164元/噸,較國內棉價低2009元/噸。紐約期貨3月交割價格91.63美分/鎊(折滑準稅價15341元/噸),較目前國內棉價低3832元/噸。據印度紡織部數據,印度11月國內棉花均價94盧比/公斤,折人民幣12000元/噸左右。國內外棉價差距較大,使我國紡織品國際競爭力受到較大影響。 
  (二)國際經濟復蘇緩慢,需求減弱 
  2011年以來,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國際貿易增速回落,各類風險明顯增多,世界經濟復蘇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上升。1-10月,美國從全球進口棉制品數量同比下降12.27%,增速環比上半年回落4.05個百分點,其中從中國進口棉制品數量同比下降17.56%,增速環比上半年回落2.4個百分點。 
  (三)資金問題依然突出 
  融資難、融資貴在紡織行業比較突出。紡織企業貸款利息普遍上浮,1-10月紡織企業利息支出同比增長37.2%,資金緊張導致企業去庫存明顯,產品價格下降。 
  (四)企業技術進步速度不適應外部形勢變化的要求 
  目前內生驅動式發展模式并未成為全行業發展主流,大部分企業發展主要還是依靠數量取勝,依靠成本競爭,技術進步速度、發展模式還不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