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內河港多用途港區創新“散改集”減少運輸環節
2012-12-24 11:2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嘉興內河港多用途港區自2010年11月8日開港以來,實現了業務量與集裝箱吞吐量飛速發展。今年,在內外貿易下滑的背景下,碼頭業務逆勢上揚,集裝箱吞吐量突破了10萬標箱。
浙江省港航管理局副局長湯修華認為,嘉興內河港多用途港區實現了現代物流的方便、快捷、低價服務和綠色環保、節能減排,成為浙江省內河運輸方式從傳統的散雜貨運向現代港口物流轉型的成功范例,對浙江省乃至全國內河開展集裝箱運輸具有示 范意義。
集裝箱水運提供物流新選擇
為了進一步開發綜合物流市場,培育集裝箱箱源,嘉興內河港多用途港區創新“散改集”,把散貨裝進集裝箱,減少運輸環節,降低貨損貨差。用大物流的理念將貿易商、起運港、船公司、目的港、收貨人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形成一條物流鏈。
“散改集”的優勢使得不少嘉興及周邊企業改變了原有的物流“習慣”。“以前原料通過海船從大連港運到上海港后,要換成內河散貨船才能運到廠里,中間需要二次裝卸,貨物損耗比較大。”嘉興市普瑞納飼料有限公司負責人說,“現在用集裝箱運輸,直接運到廠里,實現了零損耗。”
富陽地區有800萬噸產能的紙業工廠,傳統運輸方式全部是集卡運輸,經常發生原料供應不上或者倉庫積壓太多無法堆存等矛盾。為此,嘉興內河港多用途港區幫助客戶設計物流路徑,在不增加物流成本的前提下,發揮集裝箱的優勢,將廢紙、木漿改成水水中轉。
據統計,今年初以來,該港區僅為富陽地區“陸改水”就運送了14680標箱,為當地工廠節約物流成本183萬元,而且有效解決了到貨不均衡的問題。
一條龍服務化解通關難題
嘉興內河港多用途港區是浙江省第一個內河水路口岸,海關、國檢、海事進駐港區,使港區具備一類開放口岸的功能,為企業提供就地報關、就地查驗、就地放行服務。嘉興外貿企業進出口貨物可就地報關報檢,貿易雙方亦可將合同交貨點定在這里,在家門口享受交貨、報關、檢驗檢疫“一條龍”服務。目前,像家具、沙發、機械設備等工業制成品都開始通過多用途港區,利用集裝箱運輸、就地通關報檢實現出口。
該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港區重點實施三大舉措,以進一步增強貨運吞吐量,提高配套服務水平。“一是提高服務效率,門到門運輸隨到隨卸,公開承諾1小時服務到位,延長服務時間到24時,船舶在港停時控制在5小時以內。二是增加服務項目,為進出口企業提供送貨上門,代客戶報關、報檢,為中小型企業提供拼箱運輸業務。三是提升服務質量,為客戶設計最佳的物流途徑,降低物流成本。”該負責人說。
(本文來源:嘉興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