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進口關稅還可大大降低
2012-12-19 10:08:00 來源:網友上傳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明年1月1日起,中國將對五大類、780多種進口商品實施低于最惠國稅率的年度暫定稅率。這是財政部近日發布的《2013年關稅實施方案》中規定的。這次降低關稅的五大類商品,包括部分民生產品、一些戰略性新興產業設備及其零部件和原材料、能源產品和環保產品、支農惠農產品、支持紡織行業發展的產品。 降低這五大類商品的進口關稅,從直接的意義上說,第一類如調味品、特殊配方嬰幼兒產品、心臟起搏器、血管支架等生活和醫療用品與民眾密切相關,降低關稅最終有助于促進消費和改善民生。降低后四類進口商品關稅,可以滿足我國經濟發展后勁的需求,能促進產業的發展,能更好利用境外資源滿足我們的資源需求。
從服從于中國經濟調整目標的宏觀高度看,降低這五大類進口商品關稅對我國擴大國內需求和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都是有利的。還有一點很重要,降低關稅不但可以平衡對外貿易、調整大幅度增長的貿易順差,而且對鼓勵中資企業走出去也是有利的。隨著中資在海外投資企業的增多,進口商品中來自海外中資企業的產品也將越來越多。
在歐美市場貿易保護主義越來越嚴重的今天,在中國商品頻頻遭遇歐美國家加征進口附加稅(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之時,中國卻大規模降低進口關稅,無疑使自己在WTO的框架下和與歐美直接交涉中,站在道義的制高點。不過,盡管如此,中國的關稅水平目前仍然處于世界中等水平。而我們一系列的降低關稅舉措,也是在履行當年加入WTO的承諾。
關稅的作用原本有二:一是乃國家財政的一項重要來源;二是可以此保護國內某些產業和產品免受舶來品的毀滅性沖擊。然而在經濟全球化的環境下,這樣的作用業已越來越小。應該說,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得益者。現在關稅占中國稅收總收入的比例越來越小,而降低關稅稅率也可以因此而增加進出口量,從而令關稅總量增加。而中國目前已很少有產業和產品需要關稅的特別保護了,在經濟全球化和中國經濟轉型的當前,我們更不需要用關稅來保護落后產業和落后產品,相反需要更多的進口和出口來改變我們的經濟結構、提振我們的國內消費。
如果說,過去為了吸引外資而大力降低出口關稅,有其必要,那么今天我們則需要更主動地大力降低進口關稅,以此平衡中國的對外貿易、增強中資企業國際化程度、促進中國經濟轉型。從這個意義上說,目前的關稅降低幅度還遠遠不夠,諸如那些中國人每年在海外大量采購的奢侈品(實際上其中很多現已成為中國人的普通日用品了)的關稅,也可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