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于本月23日集中通車的15條高速公路分布于長沙、株洲、湘潭、岳陽、衡陽、郴州、永州、婁底、懷化、湘西10個市州,包括廈蓉線汝城至郴州高速公路,廈蓉線郴州至寧遠段,廈蓉線寧遠至道縣段,京港澳復線長沙至湘潭高速公路,京港澳復線衡陽至桂陽高速公路,京港澳復線桂陽至臨武高速公路等。
據悉,到2015年,湖南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有望達到6450公里,打通25個出省通道,排名由2007年的全國第17名跨入全國第三。今年新建成的16條高速公路覆蓋湖南全省,而且欠發達地區高速公路密度加大,全省通高速公路的縣市達97個,覆蓋人口5955萬。同時湖南省今年的高速公路打通的出省通道創歷史最多,新增7個出省通道,全省高速公路的出省通道將達15個。
省交通運輸廳廳長賀仁雨表示,今年建成通車16條高速公路,可帶動GDP增加超過2910億元,新增164.9萬個工作崗位,同時高速公路網的完善,將有效降低生產運輸成本,帶動旅游、交通運輸業等產業的發展,為地區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活力。
吉懷高速公路
主線全長104.836公里,概算總投資88.19億元。全線設8處互通式立交,預留黃金坳樞紐互通立交;設6處分離式立交,服務區2處、停車區2處、匝道收費站8處。
長湘高速公路
長沙至湘潭高速公路京港澳復線一段,主線全長74.902公里,概算總投資約76.99億元,2009年12月開工。北接岳長高速,南與潭衡西高速相連,終于湘潭市塔嶺。主線設計速度120公里/小時,雙向六車道,全線設互通10處、匝道收費站6處、服務區2處。
婁新高速公路
婁底至新化高速公路主線全長95.713km,連接線共13.29km,概算總投資61.44億,2008年8月開工。起于滬昆高速潭邵高速公路婁底互通,終于新化縣城南上梅鎮。雙向四車道,全線設互通10處,收費站9處。
南岳高速公路
南岳高速公路是湖南省唯一一條直達景區的高速公路。主線總長51.816公里。全線設互通式立體交叉5處、分離式立體交叉13處、收費站3處。
永藍高速公路
永州至藍山高速公路主線全長145.146公里,概算總投資107.92億元,2008年底開工。雙向四車道,全線設互通式立交6處、收費站7處、服務區3處。
桂武高速公路
桂陽至臨武高速公路京港澳復線一段,主線全長107.807公里,概算總投資74.46億元,2009年12月開工。雙向六車道,全線設8處互通式立交、匝道收費站6處、停車區2處、服務區2處。
寧道高速公路
寧遠至道縣高速公路全長91.73公里,概算總投資40.04億元,2008年12月開工。雙向四車道,全線設互通6處、收費站5處、2處服務區。
通平高速公路
通城至平江高速公路主線長73.027公里,概算總投資53.78億元,2009年5月開工。起于湘鄂兩省交界處的通城界,與瀏陽(黃泥界)至醴陵高速公路相接。雙向四車道,全線設互通5處、收費站6處、服務區2處。
瀏醴高速公路
瀏陽(黃泥界)至醴陵高速公路主線全長99.196公里,概算總投資為75.9746億元,2009年5月開工。起于平江縣和瀏陽市分界點黃泥界,于板杉鄉與醴潭高速公路相接,并順接醴陵至茶陵高速公路。雙向四車道,全線設互通式立交9處、服務區2處、匝道收費站7處。
大瀏高速公路
大圍山(湘贛界)至瀏陽高速公路全長83.753公里,總投資概算66.95億元,2009年5月開工。
東接江西省南昌至銅鼓高速公路,西連長沙至瀏陽高速公路,雙向四車道,全線設置6處互通式立交、停車區2處、服務區2處、收費站6處。
炎陵高速公路
炎陵分路口至炎陵縣城高速公路主線全長12.545公里,概算總投資9.2228億元,2010年5月開工。起于炎陵分路口(衡炎高速公路終點),沿G106國道以北布線,終于炎陵縣城東的霞陽鎮沿城村,接炎陵至睦村(湘贛界)高速公路。雙向四車道,主線設計速度80公里/小時。全線設1處服務區。
衡桂高速公路
衡陽至桂陽高速公路京港澳復線一段,主線全長95.101公里,另設新田連接線37.72公里,概算總投資71.7億元,2009年12月開工。雙向六車道,全線設互通(樞紐)立交6處、收費站5處。
炎睦高速公路
炎陵至睦村(湘贛界)高速公路全長18.12公里,概算總投資10.8551億元,2009年5月開工。起于湖南省炎陵分路口至炎陵縣城高速公路終點處的炎陵縣城互通,對接江西省井睦高速公路。雙向四車道,全線設互通2處、收費站1處。
郴寧高速公路
郴州至寧遠高速公路主線全長104.427公里,總投資60.08億元,2008年12月開工。雙向四車道,全線設互通式立交9處、服務區2處、收費站6處。
汝郴高速公路
汝城至郴州高速公路主線全長112.3公里,投資96.4億元,2008年12月開工。雙向四車道,全線設收費站點7處、服務區2處。預計2014年10月通車。
1994年,湖南首條高速公路--全長22.25公里的長永高速通車。
2011年底全省建成通車高速公路總里程2649公里。
當省內經濟相對發達地區的人們已習慣享受高速公路帶來的快速、便捷時,湘西花垣、懷化麻陽、永州寧遠、道縣、郴州嘉禾、桂陽、臨武等地卻依然是高速公路的“空白地帶”。
而這一歷史將在2012年12月23日被徹底改寫。這一天,湖南15條高速公路將集中建成通車,郴州、永州、懷化、湘西等市州的18個區縣實現首次通高速公路。至此,湖南全省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3969公里,直逼4000公里大關,“2縱5橫”的全省高速公路骨架網基本形成。到2015年,湖南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有望達到6450公里,打通25個出省通道,排名由2007年的全國第17名跨入全國第3名。與此同時,全省形成以長沙為中心的四小時高速經濟圈,長株潭城市群形成了半小時高速公路通勤圈,建成通車的高速公路網輻射到湖南大部分縣市區、70%以上人口。
在一串串數字的背后,既有“湖南速度”的驕傲,有“湖南通、中部通、全國通”的展望,更多的還是人們對“回家路、旅游路、發展路”的期許:家近了、景近了,發展的腳步更近了!
關鍵詞1:規模空前
新通車數量:16條
新通車里程:1320公里
1994年,湖南省首條高速公路長永高速建成通車,到2004年底建成通車高速公路總里程1218公里。今年一年建成通車的高速公路里程達到1320公里,超過了過去10年總和。一年通車100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這在湖南歷史上是沒有過的,湖南交通創造了新的輝煌。
今年1320公里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后,全省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3969公里,直逼4000公里大關,“2縱5橫”的高速公路骨架網基本形成。到2015年,湖南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有望達到6450公里,打通25個出省通道,排名將由2007年全國第17名跨入全國第三。
關鍵詞2:覆蓋全省
首通高速區縣:18個
全省通高速縣市:97個
今年建成通車的16條高速公路分布于長沙、株洲、湘潭、岳陽、衡陽、郴州、永州、婁底、懷化、湘西10個市州。通車高速公路覆蓋全省,欠發達地區高速公路密度增大。其中,郴州汝城縣、嘉禾縣和臨武縣,永州新田縣、藍山縣、寧遠縣和雙牌縣,懷化麻陽苗族自治縣,湘西花垣縣和鳳凰縣等18個區縣實現首次通高速公路。全省通高速的縣市達到97個,覆蓋人口5955萬。
這些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車,將徹底解除偏遠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交通“瓶頸”制約,帶動當地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關鍵詞3:出省通道
新增出省通道:7個
全省高速公路出省通道:15個
即將建成通車的15條高速公路將為湖南新增6個出省通道(加上吉茶高速茶洞為7個),分別是汝郴高速與江西省交界的汝城,炎睦高速與江西省交界的睦村,大瀏高速與江西省交界的鐵樹坳,通平高速與湖北省交界的通城,永藍高速與廣東省交界的南風坳,寧道高速與廣西交界的永安關。
屆時,全省高速公路出省通道將增加至15個,這些出省通道將成為湖南對接湖北、重慶、廣西、廣東、江西等周邊省區(市)的重要紐帶和橋頭堡。
關鍵詞4:精品工程
平均橋隧比:25.5%
特大橋:27座
今年建成通車的高速公路大多位于地質條件比較復雜的山區,具有工程地質復雜、施工難度大、技術要求高、環保要求嚴格的特點。
16條高速公路,共有27座特大橋,平均橋隧比達到25.5%,建設難度大,質量安全要求高。在建設過程中,建設者建成了國內罕見6跨連續鋼構橋、省內最密集的百米橋墩群的汝郴高速文明特大橋;省內首例高速公路瓦斯隧道的婁新高速劉家排隧道;省內最大的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橋、5跨京港澳高速、最高橋墩高達80米的郴寧高速水龍互通等。
大量新科技、新工藝、新材料的應用填補了多項國內省內空白。通平高速開發的橋梁預應力張拉智能控制系統在全省高速公路推廣運用;瀏醴高速在省內首次應用瀝青路面雙層攤鋪新技術,不僅節約50%的施工時間,而且大大提升了路面工程質量和使用壽命。
眺望著16日建成通車的婁新高速公路,冷水江市三尖鎮石槽村黨支部書記段云興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從婁底回冷水江四五十分鐘就夠了,以前可要耗上二三個小時啊!”
和段云興一樣,越來越多的湖湘百姓正深切地感受到,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給我們的經濟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
年頭歲尾,湖南高速公路向全省人民交出了一份可喜的答卷:到12月23日,今年將有16條共1320公里新建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湖南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將達到3969公里,直逼4000公里大關!衢通三湘,氣貫長虹。湖南高速公路以后發趕超的氣魄和速度,引人矚目。湖南,已成為貫通南北、承接東西的全國重要交通樞紐。
今年將建成通車1320公里共16條高速公路
12月初的湖南已值深冬,湘南高速公路建設工地,仍是一派熱氣騰騰的繁忙景象。
作為廈蓉高速在湖南境內的最東段,汝郴高速目前已經進入工程掃尾階段,工作人員正全力沖刺12月下旬“大通車”。
“汝郴高速建成后,將拉近湖南與珠三角、長三角、閩臺經濟圈等發達地區的距離,為湖南乃至我國西部地區打通一條新的快捷出海通道!”汝郴高速項目公司經理蔡向陽對通車充滿期待。
值得期待的遠不止這一條出省通道。今年,湖南將建成通車高速公路16條,通車里程達1320公里。這16條縱橫交錯的高速公路,涵蓋京珠高速復線、廈蓉高速、包茂高速、二廣高速和湖南“五縱七橫”等國省重要干線網,開辟湖南與相鄰省份的“新通途”,大大縮短湖南與全國各地的時空距離。屆時,全省通高速的縣市達到97個,覆蓋人口5955萬;全年新增出省通道7個,達15個。
湖南高速公路大干快上,的確是形勢所迫。
近些年,湖南經濟突飛猛進,GDP連續4年穩居全國前10位。但湖南高速公路建設卻相對滯后。
去年底通車總里程2714公里,排名全國16位,在中部6省更是排名最末。2011年經濟總量落后湖南的江西,其高速公路通車里程比湖南還多了近900公里!這說明,高速公路建設與湖南經濟的“塊頭”已不相稱。
高速公路作為現代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和顯著標志,湖南落后了。如不加快高速公路建設,不僅將影響湖南經濟發展,甚至會影響整個“中部崛起”戰略實施!戰鼓聲聲,催人奮進。
2006年,湖南決策層審時度勢,以打造“中部交通樞紐”的氣魄,編就了“五縱七橫”高速公路建設規劃,將許多重大項目提前實施。
2008年,全省開工18條高速公路,建設里程2135公里,相當于此前10年高速公路建設的總和。
2009年,14條高速公路開工。
2010年,10條高速公路開建。
2012年初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高速公路爭取建成通車1000公里。”
湖南高速人不辱使命,克服資金不足、地質條件復雜等困難,讓高速公路在三湘四水迅速延伸。
2012年全省計劃投資570億元,占全省交通建設投資的76%和全省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21.92%。目前,吉茶、寧道、衡桂、桂武、婁新等5條高速已經相繼通車,汝郴、郴寧、吉懷、永藍、炎陵、炎睦、長湘、南岳、瀏醴、大瀏、通平等11條高速公路也將于12月23日同時建成通車。
“今年將超額完成省政府制定的新通車1000公里任務!”湖南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賀仁雨胸有成竹。
“湖南高速公路建設讓人放心,心里踏實”
2012年3月31日,號稱“世界第一橋”的吉茶高速矮寨大橋建成通車。一時間,各方目光都聚焦在這座橫跨1176米、俯瞰355米矮寨苗村的“世界橋梁奇觀”上:如此驚險而高難度的大橋,如何保證安全質量?“我們每天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矮寨大橋項目指揮部安全總監梁先勇對此深有體會。為此,每天施工前,安全檢查人員都要反復檢查;項目指揮部多次召開專家評審會進行技術交底;制定嚴格的施工方案、施工工藝、施工技術文件,保證施工按步驟順利進行。
“目前地球上出現過的最大級數風都吹不倒矮寨大橋!”矮寨大橋主設計人員劉榕的一句話打消了外界的疑惑。
在熱火朝天的高速公路建設工地上,安全質量始終被擺在首要位置:
衡桂高速提出“不要犧牲質量的進度”,組織40多人的隊伍,步行95公里,歷時18天,對全線進行質量徹查;桂武高速從施工過程到施工管理,堅持“標準化作業”,確保質量可控;吉懷高速堅持質量安全現場巡查一貫制,多數難題解決在工地……
全省高速公路建設推行混凝土集中拌和、橋梁預制件集中制造、鋼筋集中加工,工廠化生產模式,有效保證了施工材料的質量。
特長橋梁與隧道施工,全過程實施視頻監控,出現質量問題,可隨時更改。
“遇到質量問題,不返工補救,一律推倒重來,損失由施工單位自己埋單!”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局長吳國光介紹,這也是湖南高速公路建設質量管理的“殺手锏”。
科技,無疑是確保工程建設質量的又一塊基石。
面對湖南地形地貌復雜、湘西南地區橋隧比例大、地下溶洞多等挑戰,湖南高速建設者迎難而上,積極開展技術攻關,寫下了一頁頁改寫高速公路建設歷史的輝煌篇章:
矮寨大橋作為全球第一大跨峽谷跨徑鋼桁梁懸索橋,首次采用塔、梁分離設計方案,首次采用巖錨吊索結構,首創“軌索滑移法”架梁;寧道高速在全國率先攻克“紅粘土”上施工技術難題;瀏醴高速在全省首次引進瀝青路面雙層攤鋪技術,提升路面使用壽命;婁新高速公路在全省率先運用“水穩碎石基層采用振動成型法”新工藝,提高路基強度,減少日后維護成本……
10月底,國家交通運輸部質量督察組專家在對湖南高速公路進行質量安全檢查后評價:“湖南高速公路的質量安全處于完全可控狀態,湖南高速公路建設讓人放心、心里踏實。”
建設經得起歷史檢驗的高速公路,這是湖南高速人義不容辭的責任與使命!
全年籌措高速公路建設資金1016.68億元
資金是工程的血液。
近兩年,湖南高速公路建設進入投資高峰期。既面臨巨額的到期債務,還需逾千億的后續投資。
雪上加霜的是,2011年銀行信貸大規模緊縮,該年上半年一度投放到高速公路建設的銀行貸款到位率還不到40%。
突破資金瓶頸,唯有不等不靠,排除各種困難,多方融資。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周強,省長徐守盛多次過問;副省長韓永文多次帶隊進京協調銀監會、銀行、保險、社保基金等機構,爭取資金支持。
省交通運輸廳、省高管局要求每個廳、局領導和項目公司經理,對口銜接1至2家銀行,“包干到人”籌措高速公路建設資金。
各市州政府積極調度,支持高速公路建設。大瀏、瀏醴高速征地拆遷,長沙市掏了1億元;懷化繞城高速,市財政拿出6000萬元補償征地拆遷百姓。
湖南高速公路管理局創新籌融資方法,大力拓寬融資渠道,打出了一套融資的“組合拳”,僅2011年就一舉籌措高速公路建設資金755.27億元:
利用湖南省高速公路建設開發總公司、湖南省高速公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湖南高速集團財務有限公司三大平臺融資。2011年12月組建的全國首家高速公路財務公司運作不到1年的時間,直接提供高速公路建設資金132億元;盤活服務區存量資產28.08億元;清理回籠項目公司、承包商、經營單位欠款59.6億元;通過委托貸款和發行理財產品等方式落實資金442億元;借力資本市場,發行企業債券、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及非公開定向票據等,籌集資金共計133.6億元;引進有實力的上市公司和國有大型企業,實施鋼材、瀝青等大宗材料無預付款采購,儲備瀝青35萬噸、鋼材25萬噸以上,緩解了資金壓力……
銀行,無疑是湖南高速公路建設融資的主渠道。
今年上半年國家連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湖南高速加強與各銀行的銜接和溝通,爭取最大信貸支持。今年1至11月,湖南高速共獲得銀行貸款894.97億元,貸款資金到位率達130.7%,其中新增貸款402.87億元。全年籌措高速公路建設資金1016.68億元,確保所有項目順利施工。
從40%到130.7%,湖南高速再度獲得金融機構的垂青。
問題1: 高速公路通車影響
記者:湖南今年實現1320公里的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對湖南經濟社會發展產生的重要影響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賀仁雨(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高速公路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主動脈,是基礎性、先導性產業。據測算,今年建成通車的16條高速公路,可帶動GDP增加超過2910億元,帶動消費超過552.9億元,新增164.9萬個工作崗位,直接擴大了生產,拉動了內需,提振了湖南信心。
這些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后,將有效地改善湖南交通條件,進一步完善湖南高速公路網,提升國省高速公路干線網通行能力,改善人民群眾出行條件。
同時,高速公路路網結構的完善,將有效降低生產運輸成本,加快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流動,這對于湖南承接沿海產業轉移,促進區域產業升級、改造和優化,帶動旅游、交通運輸產業的發展,為偏遠貧困地區帶來新的機遇和活力,加快湖南城鎮化進程,助推湖南“四化兩型”和“兩個率先”具有重要作用。
問題2:高速公路質量安全
記者:今年建成通車的高速公路大多位于地質條件比較復雜的山區,具有工程地質復雜、施工難度大、技術要求高、環保要求嚴格的特點。在這樣的條件下建高速如何保障質量與安全?
趙平(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一直以來,我們高度重視高速公路建設的質量和安全,采取有效措施,強化項目監管,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整體受控;省高管局嚴格落實省廳部署,積極開展了“工程質量安全年”活動,強力推進工程標準化建設、瀝青混凝土拌和站管控一體化、預應力管道注漿智能控制系統、安全風險評估、“三集中”工廠化生產模式、設計“回頭看”、項目經理和總監培訓等七項舉措,逐步建立起規范、科學、合理的施工標準化管理長效機制,持續開展施工監理專項治理活動;充分發揮三級質量管理體系作用,努力推進工程質量品牌戰略;針對今年大通車實際情況,各在建高速重點抓好路面施工質量,嚴把基層質量及原材料質量,尤其冒雨施工、低溫施工及交叉污染作業等影響工程質量的現象。
問題3:高速公路“兩型”理念
記者:在“兩型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下,作為交通建設主戰場的高速公路建設如何踐行“兩型”理念,實現生態環保和工程建設二者的和諧發展?
董清云(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全省在建高速項目始終堅持對生態環境“最小程度的破壞、最大限度的保護、最強力度的恢復”的原則,強化路線總體設計的作用,統籌協調經濟、社會、生態環境三個效益。
在高速公路工程建設中,我們大力推廣應用生物隔離、噪聲控制以及污水生態處理、景觀一體化設計等技術,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控制路面徑流排放和降低噪音。比如,長湘高速在隧道施工中采取零開挖進洞技術,在低填、淺挖路段采用淺碟形邊溝,用植物生態護欄替代混凝土預制塊,在局部地區采用以橋代路、低路堤、路基支擋等措施,節約土地資源,打造“兩型高速”。沿線采用生態水溝、生物隔離、路面徑流控制等技術,每年可削減固體懸浮物300噸以上。寧道高速在全省創新采用“古樹移植”和“表土回填”技術,移栽保護沿線古樹469株,回收再利用山體表層土壤50萬方,較好地保護了沿線的生態環境。 ( 來源: 中國公路網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