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推藥品物流企業分級管理制度
2012-12-10 10:37:00 來源:中國行業研究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近日,商務部在京召開藥品流通行業標準宣貫工作會議,一直深受關注的《藥品批發企業物流服務能力評估指標》、《零售藥店經營服務規范》、《藥品流通企業誠信經營準則》、《藥品流通行業職業經理人標準》、《藥品流通企業通用崗位設置規范》等五個藥品流通行業標準正式公布,并于12月1日起實施。 自2009年商務部被明確為藥品流通行業的主管部門以來,該部市場秩序司便一直籌劃制定行業標準,重整國內醫藥商業流通市場。
此前,由于行業管理缺位,我國醫藥流通企業競爭力普遍不強,缺乏行業標準,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經營不規范等問題比較突出。
為了改革行業現狀,解決好行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商務部把建立行業標準作為履行行業管理職責的重要手段。
對于五項標準的發布,商務部市場秩序司巡視員溫再興在本次會議上表示:“五項標準的貫徹落實,將有力提高行業集中度,促進現代醫藥物流和零售經營發展,提升全行業的素質和服務水平,促進醫改各項目標,特別是建立藥品安全供應保障體系目標的實現。”
物流企業分級管理
據記者了解,在五個行業標準中,《藥品批發企業物流服務能力評估指標》、《零售藥店經營服務規范》最為關鍵。這兩項標準主要針對醫藥流通環節的批發企業、零售藥店,按批發企業的年配送額多少給予星級評定。無論是批發企業還是零售藥店,都將按照軟硬件實力劃分為AAA級、AA級、A級。
對A級批發企業要求也頗高。省轄市、地級市藥品批發企業,年配送總貨值要達到2億~10億元;縣及縣級以下藥品批發企業則要達到5000萬元才能入選。
對AAA級和AA級企業的要求更高。AA級企業的年配送總貨值要達到10億~30億元;而AAA級企業的年配送總貨值要達到30億元以上。
在考慮規模的同時,企業的服務能力也被納入考核范圍,如運輸包裝完好率、運輸過程信息可追溯率,冷藏藥品、特殊管理藥品信息可追溯率等都被納入考核范圍。
北京中冷信息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劉衛戰指出:“新的標準并不會成為企業的負擔,在企業按照老版GSP達標的情況下,不會增加企業投資。新標準和新版GSP保持了一致性,在分級的同時,淡化了資產的比重;突出了動態、從供應鏈角度對能力的考察;強調了藥品安全、風險管理的專業性。”
而《零售藥店經營服務規范》則對零售藥店進行了分級,零售藥店評級也納入了諸如營業面積等較多的硬指標。AAA級藥店必須大于100平方米,配備3000個以上的藥品品規,涵蓋80種以上的疾病。
北京金象大藥房醫藥連鎖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葉真介紹:“《零售藥店經營服務規范》在符合藥品管理等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的基礎上,保留了與經營服務關系密切的要求,對有些硬件作了補充,重點強調了軟件即經營服務方面的內容設定,法規強調的是‘有沒有’,標準強調‘有什么’,有到‘什么程度’。”
集中化趨勢提升
近年來,隨著并購大戲的頻繁上演,中國醫藥流通的集中度提高之勢已不可逆轉,新標準的出臺有望進一步提升行業集中度。
溫再興表示:“新標準不是強制性的,而是推薦性標準。不過,在流通企業招標、準入、醫保配送等領域,評級可以作為參考依據。也將為與行業有關的政府部門,如醫改、衛生、藥監、醫保等部門提供較為準確的參考,以便更好地制定政策和履行相關的管理職責。”
此番新標準對行業影響最大的內容是對醫藥流通環節的藥品批發企業、零售藥店制定了分級規范。
僅從配送額指標來看,國內除了國藥控股、九州通等擁有全國性配送能力的企業以及上海醫藥、南京醫藥、英特集團等區域龍頭以外,大量省級以下企業會卡在30億的標準線之下。
如果新的標準被廣泛采納,等級將成為醫藥商業企業劃定勢力范圍的主要依據,各地配送招標中產生的地方保護將有所緩解。
隨著幾大國企完成全國布局以及區域商業龍頭對區域網絡的完善,眾多抱團取暖的中小商業要么向差異化特色經營轉型,要么被大商業并購,但更多的會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