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中國沿海 (散貨)運價指數解讀
2012-12-1 12:43: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現代物流報研究中心 李晶晶
整體走勢分析
10月份,中國沿海散貨運輸市場行情不斷下滑,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中國沿海(散貨)綜合運價指數逐漸走低,如圖1所示。上旬,經歷了雙節的中國沿海散貨運輸市場需求沒有得到提升,運價持續下滑。12日,中國沿海(散貨)綜合運價指數報收于1064.88點,較上期下跌1.9%。中旬,沿海散貨運輸市場受到煤炭市場的影響,運價保持下滑勢頭。19日,中國沿海(散貨)綜合運價指數報收于1055.50點,較此前下跌0.9%。下旬,沿海散貨運輸市場需求疲軟,市場行情保持低勢。煤炭、金屬礦石、糧食以及成品油運價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26日,中國沿海(散貨)綜合運價指數報收于1048.98點,較此前下跌0.6%。分貨種走勢分析
雙節之前,北方港口煤炭庫存量出現大幅度降低。10月8日,大秦線進入今年的第二次檢修階段,部分港口因此受到影響。10月上旬,秦皇島港煤炭場存不到600萬噸,處于低位,比起前一階段接近1000萬噸的場存減少了約四成左右。近一階段,雖然北方港口到港船舶較多,但是運輸市場上的優質煤炭較少,大批船只在港口滯留。隨著天氣從熱轉涼,溫度已經回歸到較為合適的狀態,民用電大幅減少。雙節期間,部分工廠放假停工,全國重點電廠煤炭日耗量大幅降低,煤炭運輸價格下跌明顯。業內人士稱,近期煤炭市場運價下跌幅度較大,部分船東表示若運價繼續下滑,則考慮停船。10月12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煤炭貨種運價指數報收1160.45點,較上期下跌2.5%,如圖2所示。10月中旬,工廠逐漸恢復生產,冬季儲煤也在繼續,但是仍舊難以提升國內煤炭市場需求。由于大秦線檢修,北方港口煤炭庫存量繼續降低,大量船舶停靠北方港口等待裝船。但是,煤炭貨種稀缺,辦手續的船舶越來越少,大批可用運力滯留北方。下游電廠庫存保持高位,沿海六大電廠存煤共計1428萬噸,已經創造8月份以來的高點。六大電廠日耗煤共計54.3萬噸,比夏季用電高峰時減少了約8萬噸,存煤可用天數達到26天。10月19日,煤炭貨種運價指數報收1147.54點,較此前下跌1.1%。下旬,大秦線檢修正式結束,煤炭港口調入量回歸到正常水平,煤炭供給逐步回升。但是,主要電廠的檢修陸續開始,火電機組進入檢修高峰,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煤炭市場的需求水平。數據顯示,環渤海四港煤炭場存由檢修之前的1170.3萬噸下降至1067.5萬噸,下降水平明顯低于往年。目前,電廠和全社會煤炭庫存偏高,電煤需求較差,煤炭運輸價格缺乏支撐。10月26日,煤炭貨種運價指數報收1138.60點,較此前下跌0.8%。
10月上旬,國內外各種宏觀的利好消息刺激著鐵礦石貿易商的熱情,但是鋼鐵下游需求沒有得到根本的改善,鋼廠依舊以消耗庫存為主,實際成交量和需求較差。12日,沿海金屬礦石貨種運價指數報收870.95點,較上期下跌1.0%,如圖2所示。中旬,鋼廠的補庫行為逐漸活躍,但是還是低于市場預期水平,預計后期將繼續減弱。貿易商趨于謹慎,以觀望市場為主。19日,金屬礦石貨種運價指數報收866.59點,較此前下跌0.5%。下旬,金屬礦石下游需求緩慢回升,進口礦市場商家心態轉好,沿海金屬礦石運價相對保持穩定。26日,沿海金屬礦石貨種運價指數報收863.18點,較此前下跌0.4%。
糧食運輸市場行情在10月進入一個小幅下行階段,運價指數略有下滑,如圖3所示。上旬,新糧收購工作進入尾聲,南方港口新糧逐漸到貨,港口貨物堆壓嚴重。12日,糧食貨種運價指數報755.43點,較上期基本持平。中旬,貿易商以觀望態度為主,北方攬貨困難,南方壓港現象繼續存在,南北方價格出現倒掛,運價走低。19日,該貨種運價指數報730.50點,較此前下跌3.3%。下旬,玉米現貨市場表現較差,糧食價格走低。港口貨船船期被拉長和延后的現象頻頻發生,糧食運價繼續低迷走勢。26日,沿海糧食貨種運價指數報730.95點。
10月上旬,中國沿海散貨油品運輸市場需求疲軟,部分商家降價,燃料價格較前期出現下滑,油品運價小幅下跌。12日,成品油貨種運價指數報收1279.35點,較上期下跌1.2%,如圖3所示。中旬,成品油庫存出現下降,但是用戶補庫意愿較差,交易量減少。19日,沿海成品油貨種運價指數報收1284.51點,較上期基本持平。下旬,中國沿海散貨運輸市場上原油價格持續下滑,市場終端需求平穩。中下游貿易商以按需采購為主,市場整體購銷較為清淡。26日,成品油運價指數為1276.86點,比此前下跌0.6%。
李晶晶制圖數據來源:2012年10月份上海航交所發布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