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雙反”調查刁難中國風電 濫用貿易救濟害人害己
2012-1-21 12:4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美無視中國產品競爭優勢 反誣存在補貼低價傾銷 美國時間1月18日,美商務部正式宣布對中國輸美應用級風塔發起反傾銷反補貼合并調查,這是繼光伏之后,中國清潔能源產品又一次遭遇美國“雙反”調查。業內人士指出,新能源產業接連的“雙反”調查預示著中美兩國在新能源領域內的競爭日趨激烈,美方在新能源領域采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的傾向越來越強。
“雙反”調查指向風電產品
去年12月末,美國風電塔聯盟向美國商務部及美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請,宣稱中國企業獲得政府補貼,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在美進行傾銷,要求對出口自中國和越南的應用級風電塔產品發起“雙反”調查。
美國商務部本次發布的公告稱,接受調查的具體產品為中國輸美應用級風塔。據美海關統計,2010年中國對美出口涉案產品1.04億美元。
風塔是建設風電場時必備的關鍵部件,由高質量鋼板焊接而成,用以支撐大型風力發電渦輪,這些鋼結構塔架通常超過9米,重達350噸左右,售價在60萬美元左右,目前風電塔的價格約占整個風力發電機組價格的20%。
根據本案調查時間表,美商務部預計將于3月23日和6月6日分別做出補貼和傾銷初裁。
此前,10多家國內風電企業集聚在北京,共同商討風電遭遇美國“雙反”調查的應對之策。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法律服務部副主任劉鵬旭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商會已組織了相關企業進行應訴。
美“雙反”調查存政治目的
去年11月,美商務部對中國輸美太陽能電池發起了“雙反”調查,時隔不久,為何又針對中國清潔能源產品發起“雙反”調查?
1月20日,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在發布的相關聲明中指出,中國風電產品出口增長的根本原因是市場競爭優勢,是近年來中國風電產業的快速發展、中國風電裝備企業較高的管理水平、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規模優勢的必然結果,而非低價傾銷或政府補貼。美國的大型風電運營商對中國的風電裝備產品持歡迎態度,認為中國的風電裝備不僅技術先進可靠,而且合理的價格有助于降低風電投資成本,有助于推動綠色能源在美國的應用和普及。
劉鵬旭指出,首先,我們不認為中國風電裝備企業造成了美國相關行業的利益損失,美相關公司此前也表示,正是因為中國產品確實在質量、交貨和服務上都具備優勢,他們才更加青睞。其次,對清潔能源產業的支持是國際普遍做法,中國對產業的支持不違反WTO的規定,但美國方面以此為由發起調查,實在有些站不住腳。此外,美國大選臨近,我們注意到,美政府對其國內新能源政策不斷發表談話,表示支持其新能源產業,結合這樣的政治環境,有理由相信美方發起此次“雙反”調查難免有政治考慮之嫌。
濫用貿易救濟害人害己
業內人士表示,美國有關方面近期連續在全球倡導的清潔能源領域主動挑起貿易摩擦,不僅破壞中美能源合作,也損害美國產業自身利益,并與全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和能源安全挑戰的大趨勢背道而馳。若此次“雙反”目標最終達成,將無疑會影響中國對美風電塔的正常出口。
劉鵬旭指出,美方發起此次“雙反調查”,對中國相關行業企業當然有不利影響,而美國的相關企業也不見得都支持這樣的調查。“美國許多進口商對此表示反對,因為他們認為中國產品不是基于補貼才能進入美國市場的。中國風電企業處于產業鏈中端,上下游還有大量的相關企業和用戶,‘雙反’調查同樣會影響到這些用戶。”
由于此次涉案企業不多,貿易額只有1億美元左右,有業內人士預計不會對國內風電產業產生大的負面影響。“但我們不能單憑涉案企業數和涉案金額來判斷一項調查的后果,如果我們對一些規模較小的‘雙反’調查不加重視任由對方做出不公正裁決的話,其所產生的案例效果將是非常惡劣的。另外,由于此次涉案的都是中國的風電設備生產商,我們又是否可以推斷美國企業正在把目光投向大批的中國風電設備生產商呢?我們要有憂患意識。”劉鵬旭說。
據悉,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正在組織中國風電裝備制造和出口行業積極應對“雙反”調查,并強烈呼吁美國有關政府部門對此事予以高度重視,按照公平、公正、透明和市場化的原則處理有關調查事宜,避免做出不利于中美兩國能源合作的舉動。記者 葉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