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物流業發展受制七大瓶頸
2012-1-19 16:2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日前于北京舉行的第四屆中國冷鏈物流行業年會暨中國食品與冷鏈物流企業家聯誼會上,中國冷鏈物流聯盟秘書長劉京表示,該聯盟經過調研和分析指出,目前我國冷鏈物流企業面臨七大難題亟待解決。
一是品牌問題。嚴格來講,致力于冷鏈物流業的中國500強企業基本為零,行業內的知名品牌或馳名商標企業屈指可數,品牌價值過億元的企業為數甚少。
二是管理問題。面對廣闊的冷鏈物流市場,企業在不斷擴大規模效益的同時,人才、管理能力、執行力等卻難以與時俱進。
三是營銷問題。缺乏商業營銷模式和營銷團隊,尤其是農民的種養殖基地信息不對稱,市場化組織程度低,菜賤傷農、居民買菜貴、農民賣菜難依然得不到緩解。
四是轉型問題。企業規模、產品、傳統冷庫即將應對逐漸進入成熟期的現代冷鏈物流時代的挑戰,老冷鏈物流企業利潤率不及同行業新企業、服務質量跟不上、缺乏市場競爭力等問題嚴重,導致行業陷入兩極分化。
五是融資問題。沒有融資渠道,資金鏈斷裂將導致流動經營資金、研發基金的短缺繼續困擾中小型企業,固定資產或重資產短期內難以建立,談判砝碼和行業話語權無法提高。
六是上市問題。冷鏈物流企業難以從信托、銀行、財團中尋找到行業可以托付的機構,增值業務板塊也沒有涉及,冷鏈行業企業上市模式有待研究。
七是搶占資源。資源是企業經營的田園,隨著國際大型企業的相繼介入,以及國內企業強強聯合所帶來的資產重組、并購,國內冷鏈物流領軍企業將逐漸凸顯。在此背景下,作為市場經營活動和社會經濟結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企業將面臨資源爭奪大戰。
中國冷鏈物流聯盟名譽主席解思忠表示,我國冷鏈物流發展時間較短,在資本和技術上投入略顯不足,國有大型企業參與冷鏈物流業務的企業較少,中小型企業一時難以做大,現行的行業規范約束力和監管力度不強,從業者文化水平參差不齊,信息化應用不夠全面,個別企業的違規行為連帶傷害到其他企業的利益,過去的老設備、舊冷庫要進行升級換代還需要時日。因此加快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培育一批現代化冷鏈物流企業,打造設施先進、管理規范、網絡健全、全程可控的一體化冷鏈物流服務體系勢在必行。
劉京還介紹了當前我國冷鏈物流發展主要表現的五種模式:以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經銷商與原產地為主導的“一條龍”冷鏈物流模式;以大型連鎖超市為主導的“農超對接”冷鏈物流模式;以食品加工企業為主導的冷鏈物流自營模式;以冷庫倉儲服務為主體的第三方冷鏈物流配送模式;國際化大企業參股、收購的外資企業,以雄厚的資金實力和先進的管理理念搶占市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