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借海洋經濟之勢發力開創濱海開發新局面
2012-1-19 14:4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新一輪管理體制調整后,如何借勢發力開創濱海開發新局面,打造全市海洋經濟核心區,是一個亟待研究的核心課題。”兩天前的午后,王照祥凝視著窗外不遠處壯觀的港口、繁忙的碼頭,開啟了2012年新春的這次訪談。
到濱海新區工作多年,有一句話王照祥須臾不曾忘,那就是2005年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那句振奮人心的口號——“奮斗十五年,再造一個經濟大嘉興”。此次訪談中,王照祥再次充滿感情地提及這句話,顯然有了更新更宏大的思考格局。
思路上的創新突破,源自去年的體制機制改革。剛剛過去的2011年,無論對于濱海新區還是王照祥個人而言,無疑都是承前啟后、突破創新的重要年份。2012年,則是迎接新機遇、迎來新挑戰之年。
承前啟后,找準濱海新區新定位
六年實踐之后,王照祥如今對濱海新區的發展坐標定位得更清晰:“前五年是打基礎時期,最后五年是全力沖刺時期,中間這五年則是攻堅時期。”
回頭看,濱海新區前五年的基礎打得十分堅實:綜合實力、發展活力和區域競爭力顯著增強,規上工業總產值已占嘉興全市10%,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5000萬噸、集裝箱突破50萬標箱,圓滿實現“五年見成效”的目標。
向前看,濱海新區則迎來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機遇:長三角一體化、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港航強省、“三位一體”港航物流體系建設被列為省委、省政府重點工作;市委、市政府在“十二五”規劃中將“濱海開發”戰略提升為“濱海開發帶動”戰略;順應濱海開發的實踐要求和發展形勢,濱海開發管理體制完成了新一輪調整,釋放出新的創業激情和發展空間……
“這五年,濱海新區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我們發展的宏觀背景非常好,關鍵是要乘勢而上、抓住機遇。”王照祥說,根據發展形勢的變化,去年底,濱海新區將“十二五”期間發展思路調整為嘉興海洋經濟核心區、現代產業集聚區、生態宜居新城區,以此描繪未來幾年內濱海新區的發展“路線圖”,為濱海新區新一輪的大發展指明了方向。
以統為主,引領“開發帶動”新航向
明確航向,顯然是新一輪管理體制調整賦予濱海新區義不容辭的職責。如何從“四統兩分”過渡到“以統為主”,如何圍繞“統”字做好文章,凝聚三大開發主體的合力,正是王照祥現在思考的核心命題。
“要做好領航員,關鍵是要牢固樹立‘大濱海’的概念,抓好統籌協調,加強規劃引導和前置審核。”他認為,要通過建立互相銜接的濱海新區規劃體系和一系列有效的統籌工作機制,推動各主體錯位發展、集約發展,加大資源要素整合和調控力度,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效益,實現區域發展統籌、岸線資源統籌、經濟生態統籌,釋放發展活力,增強發展合力,實現新體制下濱海開發“1+1+1>3”的效果。
此外,濱海新區還要做好“運動員”、“裁判員”和“宣傳員”。具體而言,是要強化“統籌、建設、開放”三個抓手,做好“規劃引導、項目引領、管理創新、氛圍營造”四篇文章。
同時,濱海新區還要實現“五大突破”:
平臺創建上,要積極引進央企、國企參與濱海開發,組建濱海新區開發建設集團,打造強有力的投融資平臺;加快各類載體的整合提升,全力申報省級產業集聚區、國家級開發區。
港口發展上,要完成嘉興港向億噸級大港的歷史性跨越,集裝箱突破200萬標箱,在“三位一體”港航物流體系建設上取得重要成效,成為長三角地區的國際化現代新港口。
產業集聚上,要加快港城、港產互動發展,加快培育化工新材料、臨港先進制造業、海洋服務業,打造“千億產業、百億企業”帶;到2015年濱海新區生產總值力爭達到500億元,規上工業總產值達到1800億元,真正成為全市經濟的重要增長極。
新城開發上,要探索建立濱海新城聯動開發機制,全面完成區域內基礎設施對接,充分展現“山、海、港、橋”特色,“1640”現代化網絡型大城市副中心的地位得到凸顯。
生態建設上,要堅持把安全生產、環境保護作為濱海新區發展的生命線,創新區域聯合管理機制,實現海洋經濟安全發展、綠色發展……
如此借勢發力、精心謀劃背后,依然是“再造一個經濟大嘉興”的夢想在熠熠生輝。王照祥說:“再造一個經濟大嘉興,不僅是數字上的再造,更是質量上的再造!”(本文來源:嘉興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