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中國或失去日本最大出口國地位

2012-11-8 11:00:00 來源:新華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美國可能在時隔4年后取代中國再次成為日本第一大出口對象國。這不僅是因為眼下日中關系的惡化,而且也緣于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中國經濟增速的放緩。這種出口格局的變化將迫使日本重新思考國家政策和企業戰略。 
  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公布的數據顯示,扣除季節性因素,今年第二季度日本對華出口(約2.9萬億日元)在時隔3年半之后首次低于對美出口(約3.O萬億日元)。一方面是向中國出口的電子零部件和鋼鐵呈現回落態勢;另一方面是向美國出口的礦山用機械迅速增加,主要得益于新型天然氣的開采。向美國出口的汽車零部件也有所增加。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日本最主要的出口目的地發生了變化。危機之前對美出口平均每季度在4萬億日元以上,危機過后降至1萬多億日元,與此同時,對中國的出口卻保持在3萬億日元左右,有力地支撐了日本的外需。
  中國經濟的減速已非常明顯。第三季度實際增長率只有7.4%,已連續7個季度呈現回落態勢。日中關系的寒流也對兩國貿易造成了一定影響。第—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永浜利廣預言:“本年度美國有可能在時隔4年后重新奪回日本第一大出口目的地的寶座。”
  近來,經濟學界爭論不休的一個話題是中國是否已經達到了“劉易斯拐點”。按照英國經濟學家劉易斯的觀點,在城市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過程中,經濟會高速增長,而這種轉移一旦完成,高速增長便終止。
  統計數字似乎也印證了拐點的到來。2010年第一季度中國的求人倍率(工作職位與申請人之比)已超過了1,中國已陷入勞動力短缺的狀況。即使在經濟增速已低于7.5%的政府目標的今年第三季度,求人倍率也達到了1.05。工廠工人和卡車司機的短缺尤為明顯。
  更為嚴峻的是年輕勞動力在不斷減少。瑞穗綜合研究所等機構公布的研究結果顯示.2005年15至39歲的中國人口為5.6億,達到巔峰時期,此后將逐漸減少,到2030年將降至4.4億。而美國可以通過接納外來移民來補充年輕人口,因此不會缺乏勞動力。
  有經濟學家分析說,中國早在兩年前就已到達“劉易斯拐點”,潛在經濟增長率已降到6%至7%左右。還有人指出,中國在國際金融危機后出臺了經濟刺激措施,因而未能及時有效地發現和糾正問題。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