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中山市物流業亟待升級

2012-1-18 12:2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無機場、無鐵路、無深水港的中山,卻是國家商務部公布的流通領域現代物流示范城市之一,與廣州、深圳、佛山共上榜單。 
  物流園區快速增長 
  從地理位置上看,中山北連廣州、佛山,南接珠海、澳門,西靠江門、肇慶,東與深圳、香港隔江相望。雖然沒有海港,但是中山的東、南、北面分別有著中山港、神灣港和小欖港,“品”字形的布局也為中山的物流基礎設施提供了條件,中山市物流協會黃先生介紹道,作為一個內河港,中山市的集裝箱貨物吞吐量居全國地級市之首,港口集裝箱吞吐量達113萬標箱,位于全國10強之列。港口吞吐量的巨大,間接反映出中山經濟增長的外向型依存度較高。 
  據中山市統計局數字顯示,截止2011年11月,中山市外貿進出口總值達312億美元,超越2010年全年的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10.5%。黃先生表示,這意味著,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進出口凈額的增長對中山經濟增長的貢獻巨大,對中山物流業近年來的發展也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在本土1700余家的物流企業中,有8家3A級以上的物流企業”。 
  除了港口發展之外,中山本地的特色產業也對物流發展起到助推作用,尤其是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專業市場,如古鎮燈飾城、東鳳電子電器商城、沙溪休閑服裝城、小欖五金制品市場、大涌紅木家具市場等作用巨大。”長期從事中山物流業研究的魯守東認為,近幾年來中山迅速崛起一批高起點的物流市場和物流中心,使全市的貨運市場逐步走上了正軌。作為貨物集散中心的商貿批發市場的迅速發展,也為物流業的發展提供了另外一個基礎平臺。 
  已完成13個物流中心建設 
  2009年時中山市提出要在10年內打造珠三角西翼區域性物流中心。目前5個綜合物流基地和13個物流中心現已完工.根據規劃,接下來4年內要完成重點物流項目建設,實現龍頭物流企業標準化、國際化,增強中山物流業輻射珠三角西翼的能力。 
  中國物流學會首席顧問丁俊發說,中山的制造業比較發達,但物流業還是過于分散且比較傳統,信息建設也比較滯后,還不能完全滿足市場需求。”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副教授邱曉明說現代物流業屬于信息密集型行業,“未來中山應該加強物流信息化建設,供應鏈物流也離不開信息化建設,供應鏈物流企業必須做好供需信息的適時在線,才能做到服務及時。” 
  身處港口群壓力大 
  近幾年來中山的現代物流業發展勢頭良好,但因為中山仍屬制造業城市,進出口量的變化將直接影響物流業的發展。黃先生分析說,企業對外業務量的減少,運輸成本的增加,以及人工工資的增加,還有國家對一般加工貿易限制類商品政策調整因素的影響,珠三角地區的加工貿易企業呈現出向內地轉移或向境外其它地區轉移的態勢。“雖然中山市最近幾年還沒有出現大規模的資金外逃現象,但是這種產業升級轉移的大趨勢是不可逆轉的,這對于外向型依存度高達50%的中山來說無疑將會是一場嚴峻的考驗。” 
  中山港曾經保持了連續多年的集裝箱吞吐量全國第十的位置。但2016年港珠澳大橋建成之后,物流的分流不可避免。魯守東認為這將對中山地區港口貨物吞吐量帶來沖擊,同時,南沙港一期工程現已投入開建,與中山港競爭的同質性非常強,“而中山港屬于內河港,最大噸位只能達到3000噸,無法直接進入國際海運航線。” 
  另外,魯守東也認為,目前中山的第三方物流比重依然較低,企業自營物流現象還比較普遍,絕大部分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理念還比較落后。“這些企業往往緊跟在深圳、廣州地區的物流企業之后,缺乏創新,他們還是習慣于交通運輸倉儲等傳統的業務,很難適應未來電子商務和供給鏈物流發展的要求。”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