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淺析:世界信息產業第三次浪潮
2012-1-15 16:5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理在無錫視察時,明確提出盡快建立“感知中國”中心的要求,標志著中國政府對物聯網產業的關注和支持力度已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2010年出臺的《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將物聯網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重點。此外,《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到2015年,我國要在核心技術研發與產業化、關鍵標準研究與制定、產業鏈條建立與完善、重大應用示范與推廣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初步形成創新驅動、應用牽引、協同發展、安全可控的物聯網發展格局,推出了一系列鼓勵政策。發展物聯網產業是加快結構調整和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途徑和舉措,也是提升國家競爭力、搶占新一輪全球競爭制高點的戰略選擇。目前,各地物聯網發展如火如荼。據工信部原副部長奚國華此前透露,全國有逾90%的省份已將物聯網作為支柱產業,且近乎所有一二線城市都涉足物聯網產業園的發展。
在產業園相繼建立的同時,各地物聯網發展出現百花齊放的局面。2010年6月,無錫電力部門在中國電信無錫分公司的協助下,借助電力變壓器防盜監控、遠程抄表等物聯網技術,較好地滿足了地區國民經濟日益增長的用電需要。同年,上海世博會物聯網技術的使用隨處可見,采用RFID芯片的世博門票、融合了RFID和SIM卡技術的世博手機門票以及利用RFID等物聯網技術實現的車輛管理、垃圾管理、食品全追溯系統等,讓人們感受到了物聯網就在我們身邊。華中地區成立中國光谷物聯網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企業和高校形成產學研聯動優勢,集聚人才、技術發展物聯網。環渤海區域也建立多個產業基地,大力發展物聯網。總體來看,國內物聯網產業已初步形成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區等四大區域集聚發展的產業空間格局。其中,長三角地區產業規模位列四大區域的首位。
物聯網產業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已呈現如下特點:
我國物聯網技術研發和標準研制取得突破,產業發展更加注重頂層設計。我國在芯片、通信協議、網絡管理、協同處理、智能計算等領域開展了多年技術攻關,已取得許多成果。在傳感器網絡接口、標識、安全、傳感器網絡與通信網融合、物聯網體系架構等方面相關技術標準的研究取得進展,成為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傳感器網絡標準工作組(WG7)的主導國之一。2010年,我國主導提出的傳感器網絡協同信息處理國際標準獲正式立項。更令人欣喜的是,隨著物聯網“十二五”規劃的出臺,許多困擾物聯網產業發展的頂層設計問題,正逐步得到有效解決。在地方政府建設物聯網產業園更加注重頂層設計的背景下,逐漸改變了傳統“一窩蜂”的發展方式,集中發展本地優勢領域,與其它地區物聯網產業形成互補,促進產業進入優化發展的軌道。同時,各地發展物聯網產業著重破除地方保護主義,形成統一的全國市場,激發了產業的活力和競爭力。
應用先行和全面推進相結合帶動物聯網產業全面發展。目前,我國物聯網在安防、電力、交通、物流、醫療、環保等領域已經得到應用,且應用模式正日趨成熟,物聯網產業出現全面發展的格局。“十二五”期間,中央不指定大型企業進入物聯網產業進行產業推動,而是將細分領域的具體應用項目進行公示,鼓勵有實力的民營企業和研究機構申請。物聯網企業更應抓住政策機遇,以交通、醫療、農業、電網、工業、旅游、物流、環保、建筑、空間海洋探索、軍事等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物聯網應用帶動下,精益求精發展物聯網技術,抓住產業鏈關鍵環節,突破關鍵技術,打破國外企業的高技術壟斷,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技術,搶占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制高點,牢牢地把握發展的主動權。
期待出現多方共贏的商業模式。目前國內“以物為互聯”的應用需求還是低層次的,主要以RFID標簽、低端傳感器、視頻監控等單一方式對外部世界進行感知,相關應用也主要集中在安防監控、快速繳費系統等。較低層次的行業應用難以激發產業鏈各環節的參與和投入熱情,也不利于形成跨行業、跨地區、可持續發展的物聯網商業模式。政府政策支持和財政投入可以加快商業模式的形成,然而,僅僅依靠政府推動和投入難以建立一個有效的產業環境,只有在政府支持和市場推動共同作用下,建立多元的多方共贏商業模式,才能夠真正使產業發展進入一個良性循環。
物聯網是后金融危機時代經濟增長新引擎,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加快轉變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具有重要推動作用,是中國趕上世界先進國家的重大歷史機遇。物聯網的快速有序發展,將促進社會從傳統生產、生活方式向現代生產、生活方式轉變,提高社會生產效率和水平,極大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引發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的深刻變化。在注重頂層設計、應用先行和全面推進相結合、以及培育多方共贏的商業模式基礎上,各地發展物聯網時,以形成和完善物聯網產業鏈為目標,引入多元化的競爭機制,協調發展與物聯網緊密相關的制造業、通信業與應用服務業,初步形成產業鏈上下游聯動、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