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鐵路資訊

鐵路改革應商業與公益分離

2012-11-4 13:1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劉曉忠
    近日,有消息稱財政部正牽頭研究擬對鐵路普通服務進行財政補貼機制,以改革當前鐵路商業業務補貼普通(公益)業務,及各路局間強弱補貼的交叉補貼模式。
    由于去年公益運輸線路發生700億元虧損,一旦把普通業務的損益作為獨立的子項,直接以財政補貼的方式進行平衡,不僅有助于推進財政預算支出的細化,而且助力了鐵道部各業務收支兩條線布局,進而為可商業化、市場化的鐵路運輸業務實行企業化運營打開想像空間。也將為鐵路系統實行政企分開、政資分離,及加速推進鐵路系統市場化改革,吸引社會資本參股、控股等提供可能。
    不過,當前擬議中的補貼機制,能否為鐵路改革提供有效的可行自由,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鐵路系統普通與商業業務的分離程度。即若鐵路系統的普通與商業業務在運營上依然“二合一”,財政補貼僅是普通與商業業務在財務上的分離核算,給鐵路系統改革帶來的可行自由相對有限。畢竟,繼續普通與商業業務合并運營模式,將難以有效為社會資本投資鐵路提供可預見的風險損益甄別標準。
    鑒于此,對鐵路普通服務進行財政補貼,若旨在作為深化鐵路系統改革的一個重要突破口,那么需與鐵路系統的管辦分離、政企分開等改革配套而行。
    其一,鐵路系統適度的管辦分離和政企分開,有助于清晰區分鐵路部門行政監管費用、普通業務運營成本及商業運營損益,使鐵路普通業務的補貼更具可追溯性。
    其二,實行普通業務與商業業務的獨立運營,可有利于厘清公益與商業業務的運營邊界,為社會資本投資鐵路清理出一個可完全市場化的運營環境。即當前可成立一個專司普通業務的獨立性公司,抑或從商業業務中分離出的普通服務,可采取面向市場進行經營招投標方式,委托企業專司運營普通業務,但管理層對此制定嚴格的定價制度。如軍事物資、扶貧救濟、軍人殘疾人和在校大學生半票等業務為該公司專營范圍,且不允許其從事商業運力服務,同時財政部根據普通服務企業承接的運力情況確定財政部額度,即財政補貼是補人頭而非補企業。
    這不僅有助于鐵路系統的市場細分,明晰普通業務與商業業務的邊界,而且為商業化鐵路提供市場化的定價機制和環境,即商業化的鐵路運輸企業可根據市場供需、不同運力間的競爭格局,自主確定具有競爭力的價格。同時商業性運力公司的定價策略和競爭效率,也會為專司普通服務的公司提供錯位競爭參照系,即要是專司普通服務的企業定價,高于商業性企業為競爭客貨流的折扣價格,服務質量差,那么享受政策優惠的學生將轉向乘坐商業公司提供的運力服務,從而暴露出專司普通服務的鐵路企業存在效率不經濟問題,鐵路監管部門等可通過運力招投標等方式更換運營者,以形成激勵相容效應。同時,管理層也可采取年度財政補貼總額固定撥付制,避免專司普通服務的鐵路公司虛報虧損額,即財政給予固定的年度補貼,若專司普通服務的企業虧損高于財政補貼,那么需自掏腰包彌補差額。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