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行業分析

強化核心功能 促進產業融合

2012-11-4 13:06: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上海市綜合保稅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王辛翎
    作為我國第一個保稅區、第一個保稅物流區、第一個保稅港區,上海綜合保稅區自誕生之日起,就成為國內自由貿易園區的一塊“試驗田”。除了在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建設中起到的重要載體作用,按照上海市市委、市政府的整體戰略部署,上海綜合保稅區(以下簡稱“綜保區”)還是上海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的一個核心區域,以及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突破點。因此,綜保區以及其所管理的3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體現上海物流競爭力的一個重要平臺。
    依托自身具備的區位、產業及政策等方面的優勢,經過近幾年的探索和實踐,綜保區的定位和功能也逐漸清晰:在發展航運物流業方面,主要基于口岸資源的集聚優勢,港口樞紐的干線優勢,保稅政策的體系優勢和長三角腹地雄厚的經濟實力優勢,努力建設航運物流的貨物中心,以及具備中轉區域一體等核心功能的航運物流增值服務基地;將航運物流與貿易有機結合,建設跨國公司的分撥配送中心;結合區內貨物無縫鏈接調撥,海空聯運等特點,建設保稅物流體系;按照國務院“19號文件”的要求,不斷進行功能創新,致力于建設國際航運發展綜合試驗區。
    而為了實現上述的功能和要求,自2009年11月掛牌成立以來,綜保區主要圍繞著三大方面的系統工作開展了一系列探索和跟進。
    創新功能有機融合
    加快功能創新,促進物流、貿易、金融的有機融合,建設國際航運發展的綜合試驗區。
    首先,在綜保區的探索中,主要將物流與貿易結合在一起,努力打造我國最重要的保稅物流服務體系。比如洋山保稅區就充分利用其歐美產業集聚的特點,重點引進包括IT產業、辦公家具等一批面向歐美的知名品牌采購配送中心,以及汽車零部件、機械設備、高檔食品等一些面向國內的產品分撥基地。外高橋保稅區,則依托長江流域腹地經濟與貿易相結合的航運物流樞紐功能,大力發展為國際貿易服務的供應鏈管理中心和第三方的物流企業。目前,該區已經集聚了近百家成品分撥企業,以及200多家第三方零部件配送企業。至于機場綜合保稅區,也發揮亞太航空復合樞紐港優勢,拓展臨空物流增值服務功能,重點集聚第三方物流、報關、代理、快遞、快件、貿易展示等航空服務企業,發展航空物流、國際中轉、出口加工、檢測維修、分撥配送等業務。目前,已有16家工業零部件、電子產品、醫療器械類空運亞太分撥中心入區運作。
    其次,綜保區還將物流和金融結合在一起,在全國率先啟動了期貨保稅交割功能和保稅倉單質押融資功能,建立了與國際接軌的競價環境,帶動了大宗商品產業的快速發展。今年前3個季度,綜保區進口的物資總額已經達到80億美元,同比增長了60%,占到了全國同期進口量的30%以上。洋山保稅港區,正逐步成為我國大宗商品進出口物流的重要集散地。目前包括全球4大糧商之一的路易達孚、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交易所托克、國內的江銅等30多家大宗商品企業已相繼落戶在洋山。洋山的大宗商品專用倉庫也在加快建設。預計今年年內,區內大宗商品龍頭企業累計將達到40家。
    再者,綜保區還將貿易、物流與金融三者結合在一起,在全國率先啟動了國際貿易結算中心試點。這項外匯管理改革的試點,突破了企業資金流和物流、貨物流分離操作的歷史性難題。經國家外匯管理局評測,目前綜保區內試點企業已經達到了50家。預計到今年年底,這些企業累計完成的專用帳戶貿易額將可達到100億美元。
    與此同時,綜保區還創新拓展了融資租賃功能,引進了16家融資租賃母公司和64家SPV項目公司。目前租賃資產價值總額已經超過了25億元,初步形成了融資租賃功能創新的規模化、集聚化、多元化。今年3月份,洋山保稅港區還率先在全國啟動了保稅船舶登記業務,區內的融資租賃公司,進口船舶已經在洋山完成了全國第一單的保稅融資租賃登記。年內,為了進一步創新擴展自身國際中轉集拼的功能,綜保區還將在洋山保稅港區建設國際中轉集拼中心,并逐步實現國際中轉集拼功能的創新化和規模化。此外,為了推廣機場保稅區的區港一體化運作,近期,綜保區還正式啟動機場綜保區口岸貨物和保稅貨物的同步運作。并在全國率先實行國際化的物流運作環境,探索洋山保稅港區開展離岸賬戶試點,進一步推動具有離岸特點的外匯政策的改革和突破。
    狠抓服務提升能級
    集聚航運服務要素,發展實體性總部經濟,增強物流競爭力和資源配置能力。
    綜保區以營運中心政策為抓手,推動區內企業轉型升級為區域性營運總部,特別是加大對物流類營運中心的培育,構建物流供應鏈管理的樞紐。目前,綜保區已經累計批準營運中心200家,結算中心50家,上海市政府批準的地區總部29家。這不到300家的企業,雖然僅占到了綜保區企業總量的3%,但卻創造了綜保區50%的經濟總量,成為綜保區發展總部經濟的一個重要抓手。
    當前,綜保區正全力推進亞太營運商培育計劃,支持跨國公司進一步擴展亞太業務,形成具有多種商業模式和功能特色的亞太營運商總部。同時,在綜保區內,還集聚了一批具有實力的航運企業。其中,中海系的航運企業已經大部分落戶在洋山保稅區。另外,綜保區還促進企業開展研發、售后服務、維修、檢測等航運增值服務業務,推動口岸和保稅功能的一體化發展,提升航運物流能級。綜保區在洋山保稅區發展面向國際市場的數據中心、軟件外包等服務貿易產業;在外高橋保稅區擴展以國際商品的第三方維修,產品檢測等為重點的技術服務貿易。而目前,這種技術服務貿易在綜保區正呈現出產業化的開端,未來將對整個綜保區的轉型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三港三區”聯動發展
    推動“三港三區”的聯動發展,推動國際航運中心的核心載體建設。
    首先是推動“區區聯動”。2010年以來,綜保區在行政管理上,推動了工商、外匯等職能部門,整合形成統一、集中的管理機構;在開發機制上,組建了綜保區聯合發展公司,形成了招商服務的戰略聯盟;在企業運作上,通過推動“一地注冊,三地經營”、建立空運貨物服務中心,擴展洋山與外高橋之間穿梭巴士保稅貨物轉運等功能,打通了區與區之間的物流通道,使企業能夠在區與區間實現物流配送的合理布局和資源的優化配置。
    其次是推動“區港聯動”。2011年,浦東機場綜保區二期擴區封關,浦東機場西貨運區與浦東機場綜保區發展全球快件轉運中心,并試點口岸貨物和保稅貨物的一體化運作。同時,以進口汽車展示銷售為內容,發揮洋山保稅港區的區港一體化優勢。
    再次是推動“區內外聯動”。2012年,綜保區的區內外聯動,邁出了一個新的步伐。浦東新區將6.01平方公里的森蘭區域劃入綜保區管理范圍,在區外擴展前店后庫的模式,進一步促進了總部經濟的發展,建設高質量的人文環境、生態環境和居住環境,努力打造外高橋國際貿易城。
    上海綜合保稅區將努力成為上海4個中心建設的前沿陣地和突破口,爭取率先向符合國際慣例的自由貿易園區轉型升級,從而為上海提升國際競爭力,強化航運樞紐功能,增強全球航運資源的配置能力,發揮積極作用。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