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升級 加快推進信息化
2012-11-23 10:35: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張艷
信息化相關議題在十八大報告中被多次提及,充分凸顯了其對經濟社會各層面轉型升級的重要性。
胡錦濤同志在11月8日向黨的十八大所作的報告中,有19處表述提及與信息化相關的關鍵詞,如“信息、信息化、信息網絡、信息技術與信息安全”等。更重要的是,報告明確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之一,程度更進一步。
繼十六大報告、十七大報告后,十八大報告再次提到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提出要“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
這不僅體現了黨中央對信息化發展的高度重視,而且通過報告中對信息化的相關表述,信息化對經濟社會發展重要性的層次也發生了變化。不難看出,信息化已不再只是一種支撐經濟發展的手段,而是成為發展的目標和路徑。
記者發現,這次提出的“新四化”,較之以往的“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和國防的四個現代化”和“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四個現代化”有很大的區別,最重要的就是重點突出了“信息化”的作用。
在“四化”建設中,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是拉動中國經濟內需增長的重要驅動力,信息化的發展雖然有賴于“三化”。但更重要的是,這“三化”的發展都離不開信息化的支撐,信息化是貫穿“三化”發展始終的,是經濟增長的倍增器、發展方式的轉換器和經濟升級的助推器。
與此同時,十八大報告還特別提出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第三次工業革命步伐,而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是其中的關鍵。
正是信息化的融入,讓傳統產業發展煥發出新的生機,十八大再次強調“四化”同步發展,將加速我國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更為信息化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可以說,信息化在未來將更加大有可為。尤其是當前國家強調大力建設下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發展現代信息技術產業體系,為加速推進信息化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而以三網融合、物聯網、云計算等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正在如火如荼的發展。例如車聯網、食品溯源、智慧物流等的應用和發展,對改善民生、提升社會管理發揮著重要作用,已經在全社會的高度關注下取得了快速發展,這些都將進一步推動我國信息化建設的整體升級。而十八大精神更為我國信息化建設和發展指明了方向,必將對今后十年我國信息化加速推進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11月1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召開會議,傳達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黨組書記苗圩指出,黨的十八大是在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胡錦濤同志所作的報告,是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馬克思主義綱領性文獻,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
苗圩要求各級黨員領導干部要帶頭學習、發揮表率作用,引導全體黨員干部群眾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八大會議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實現黨的十八大會議作出的部署和要求上來。全系統廣大黨員干部群眾要在黨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立足本職崗位,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作出積極貢獻。
而工業和信息化部廣大黨員干部也通過組織觀看十八大相關報道,學習有關內容,大家體會深刻,感觸頗多。
信息化推進司溫銳松認為,黨的十八大描繪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藍圖,明確了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的要求。作為一名青年黨員,他決心以更加飽滿的工作熱情和更加務實高效的工作作風,投入到各項工作中去,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羅發明則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認為當前的一項重要工作是順應信息化時代要求。提高黨建信息化水平,搭建黨務管理、信息互動、宣傳教育等平臺,實現黨建工作由傳統向現代轉變、單項向互動轉變、靜態向動態轉變、封閉向開放轉變、管理向服務轉變,真正做到決策科學化、管理規范化、流程標準化、工作高效化,從而為業務工作提供更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