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以港興業 去年社會物流總額達3028億
2012-11-23 10:23:00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10年,宜賓被列為國家公路貨運樞紐和全省二級物流節點城市。近年來,該市著力打造四川通江達海的“橋頭堡”和川滇黔結合部綜合交通樞紐,以宜賓港為龍頭,大力發展物流業。隨著一批重點物流企業和項目的落地,宜賓現代物流業快速崛起。
2011年,宜賓社會物流總額達到3028.59億元,物流業實現增加值76.30億元,兩項指標均位列全省第二。
運輸成本大幅減少
“宜賓作為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四川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戰略布局中占有特殊地位。”11月12日,宜賓市委書記楊冬生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宜賓伴水而生、以港而興,擁有長江、金沙江、岷江三江295公里天然航道資源,是全省可充分利用三江沿江岸線資源和水運優勢的區域,為長江上游川滇黔結合部的交通要道和物資集散地。
宜賓港從2010年12月29日開港以來,實現了與上港集團信息、管理、業務“三個一體化”,實現了開行集裝箱班輪、超長超重大件設備運輸、貨物直航日本神戶港、與全球最大集裝箱運輸公司馬士基合作等6個方面的重大突破。
“從運輸成本來看,公路每公里1元,鐵路每公里0.6元,而水路每公里僅0.05元。”宜賓港在建港之初就對運輸成本進行了充分的研究和分析。據悉,絲麗雅集團每年需進口20萬噸木漿,以前全是用散貨運輸。宜賓港開港以后,通過“散改集”,每噸貨物綜合物流成本能節省700-800元,按保守總量10萬噸計算,一年可節省約7000萬元。
據測算,宜賓港開港后,宜賓社會物流總成本由2007年的20.3%,下降到2011年的18.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入駐企業快速增多
記者日前從宜賓臨港開發區采訪獲悉,該區已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0億元,招商引資協議資金總額達260億元。
2009年12月18日,四川首個以 “臨港”命名的省級開發區——宜賓臨港經濟開發區正式成立,宜賓把港口經濟作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著力建設大港口、培育大產業、承載大物流、實現大通關,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
今年9月28日,宜賓港有限公司與金廣集團、欣聯物流、港聯物流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首批30輛東風商務車進入了宜賓臨港物流。欣聯物流從2010年進駐宜賓,投資2億元,計劃今年年底建成的“欣聯綜合物流園區”,實現以宜賓臨港開發區為中心300-500公里的區域配送。
目前,中國儲運、中國物流、上港物流、北京欣聯物流、重慶民生物流、安吉物流、眾凱物流等一批國內知名物流企業和重慶民生、安吉航運、馬士基、達飛、韓進、中遠等中外知名輪船公司集聚臨港開發區。
據悉,在11月下旬,宜賓—上海集裝箱內支線班輪、宜賓港江海聯運、60萬噸鋼坯以及15萬噸不銹鋼成品物流運輸、成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4萬噸化工產品綜合物流運輸四個項目將集中簽約。
交通樞紐建設提速
為了打造綜合交通樞紐,宜賓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上舍得大手筆投入。“十一五”至今,該市交通基礎設施投資累計達到180個億。
目前,宜瀘高速已全線貫通,有望今年年底通車。宜敘高速公路項目前期工程正有序推進,有望年底開工。成貴鐵路即將正式開工。宜賓至昭通、宜賓至畢節高速公路項目前期工作也在積極推進。
今年5月,宜賓機場遷建項目經國務院批準立項,預計今年內開工。建成后,預計到2020年,旅客吞吐量將達80萬人次/年,貨郵吞吐量7000噸/年、飛機起降量10000架次/年。
宜賓市委副書記、市長徐進介紹,“十二五”期間,宜賓要以長江上游川滇黔結合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為目標,打造出川“南大門”和通江達海“橋頭堡”、國家“三縱兩橫”開發軸線上西南地區的重要交通節點。
按規劃,到2015年,宜賓臨港開發區水、公、鐵、空現代化立體交通網絡體系將初步形成,將進一步輻射和帶動周邊區域發展,全區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突破 100家,總產值突破500億元,服務業增加值突破45億元,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00億元,宜賓港年集裝箱吞吐量達10萬標箱以上,形成川滇黔地區重要的區域物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