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采購資訊

利用物聯網追溯“地溝油”

2012-1-12 18:4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食品安全成為本屆廣東省“兩會”熱議的話題之一。記者粗略統計,此次“兩會”關于食品安全的政協提案接近10個。省政協委員、深圳市副市長吳以環建議,食品安全問題要由亂到治,最責無旁貸的力量來自于政府監管,應從制度、組織、標準、監測、追溯系統等方面建立食品安全保障體系。其中,處理“地溝油”應率先建立物聯網管理系統。

  鮮活肉食品安全監管現狀不容樂觀

  在多份提案中,幾組數字很有代表性。農工黨廣東省委員會提案稱,目前我省持證餐飲服務單位數約為28萬家,如果將無證餐飲服務單位數納入統計,按最保守估計將超過30萬家。而全省專兼職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人員僅有1000人,人均監管對象超過300家。監管力量難以全覆蓋,無法保證日常監管工作的順利開展。

  民盟廣東省委員會提案稱,廣東省是鮮活肉食品產銷大省,也是鮮活肉食品消費大省。年肉類產量440余萬噸,其中主要品種生豬年出欄3732萬頭,家禽年出欄11.4億只;豬肉年消費量約450萬噸,每年需從外省調入生豬2300多萬頭。同時我省也是港澳鮮活肉食品的主要供應省份,每年供應活豬約55萬頭,活雞約300萬只,鮮蛋約1億枚。但是,市場上病死畜禽肉和注水肉現象還沒有從根本上杜絕,鮮活肉食品安全監管的現狀不容樂觀。

  廣東省政協委員、深圳市副市長吳以環在提案中稱,最近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廣東近八成市民買食品時擔心出現衛生安全問題;對目前廣東食品衛生安全狀況,市民滿意度僅為25%。

  實行從農場到工廠“一條龍”管理

  “食品安全問題要由亂到治,最責無旁貸的力量來自于政府監管!眳且原h認為,應從制度、組織、標準、監測、追溯系統等方面建立食品安全保障體系,實行從農場到工廠的“一條龍”管理模式,即“農場監管+工廠監管+產品檢測+第三方監督”的食品安全管理模式。

  吳以環給出的解決之道是,首先,要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監控網絡及信息系統。在食品安全檢測設備上,政府要繼續加大投入。在食品安全檢測人員方面,要建立一支穩定的、數量充足的專業人員隊伍,不斷提供培訓和進修機會,提高隊伍的整體業務水平。

  要定期向社會發布食品安全預警或消費提示,引導居民在食品安全水平較高的門店消費,以信譽體系促進行業自律,徹底改變目前“監管總在問題后、發布總在媒體后”的現狀。

  其次,要建立食品流通過程監控體系。應把新興的物聯網技術應用于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體系,對銷售、生產、消耗的食品建立物聯網系統,將以往“重結果、輕過程”的監管拓展到生產、運輸、批發、零售各個環節,特別是重視食品安全的“源頭”保障。

  吳以環特別強調“二維碼”標簽管理的作用,建議在食品加工和流通環節推行二維條碼標簽管理辦法、錄入相應信息,并可在終端進行查詢,使得不能對加工、流通環節進行追蹤的食品逐步退出市場。

  她建議,在地溝油處理方面應率先建立物聯網管理系統。

  讓失信者“一處失信,寸步難行”

  應對食品安全問題,多份提案還建議,應建立公開權威的行業信用體系,建立“黑名單”制度。要廣泛激發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監督權,充分保證消費者的知情權、舉報權,切實維護受害消費者的權利,確保食品供應鏈上的利益相關者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以身試法。對那些達不到承諾的企業,歸入“黑名單”,實現使失信者“一處失信,寸步難行”。

  同時,應加強完善食品行業協會的作用。按照“企業創辦、市場運作、政府扶持”的原則,大力培育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建立競爭機制,向民辦民營、自我服務方向發展。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