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瀘州:“千億交通工程”構建大樞紐

2012-11-13 10:32:00 來源:四川新聞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區域的競爭,核心是樞紐之爭。 
  在西南四省市中,重慶到昆明、成都到貴陽正好形成一個“X”,而瀘州正好在“X”的交點上。
  瀘州地處川滇黔渝四省市結合部,處于四川通江達海物流大通道的關鍵點上,在全省發展的大格局中占據重要的戰略地位。
  但在2005年的時候,瀘州只有一條高速公路和一條鐵路,且到了瀘州的納溪區就止步不前了,集裝箱碼頭只有幾萬標箱的吞吐量。這一切,將瀘州逼到了邊緣化的境地。
  如何脫困?如何將區位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近年來,瀘州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響亮地提出以出川大通道建設為重點,大力實施“千億交通工程”。到2020年,瀘州將累計投資1000多億元,將瀘州打造成為四川突出南向、通江達海、溝通南亞和東南亞的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
  大盤布局謀篇,落子鏗鏘有力。
  從2009年開始,一個個大手筆的建設項目應接不暇:川黔高速公路、宜瀘渝高速公路和成自瀘赤高速公路瀘州段相繼開工建設。集裝箱碼頭二期工程完工、二期工程續建項目緊鑼密鼓推進;敘永至古藺大村鐵路、高速公路相繼奠基……
  到今年底,瀘州公、鐵、水、空四大通道齊頭并進,“一環七射一橫”高速公路網絡、“三縱四橫”鐵路網絡、“一橫二縱五港區”的水運體系以及川滇黔渝結合部的重要支線機場交通大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高速公路構建運輸大通道主骨架。2008年12月31日,加快四川高速公路和港口項目建設開工動員大會在瀘州隆重舉行,瀘州市高速公路告別“斷頭”時代,構建起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網絡。去年12月25日,總投資79.66億元,全長65公里的敘藺高速公路開建,瀘州由此進入全域高速公路時代。目前,瀘州市“一環七射一橫”高速公路骨架網絡正逐步完善中,在建4條高速公路總投資311億元,總里程超過369公里。到2015年,瀘州市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通車總里程將近600公里。
  長江上游百萬標箱大港逐步建成。瀘州依托地處川滇黔渝四省市結合部的地理優勢,圍繞建設水運大樞紐,加快建設長江上游百萬標箱大港。四川第一港瀘州港集裝箱碼頭緊鄰瀘州城區長江北岸,規劃為兩個作業區。第一作業區已形成每年50萬標箱的集裝箱吞吐能力,二期續建工程今年底建成后,將形成集裝箱每年100萬標箱、商品滾裝車每年30萬輛的吞吐能力、60萬噸的散雜件貨吞吐能力。去年,投資近5億元、全長14公里的瀘州港鐵路專用線建成通車,瀘州港成為長江沿線第一個直通鐵路的集裝箱港口,形成了四川省第一條鐵水聯運通道。2007年至2011年,瀘州港5年貨物吞吐量年均增長達22%、集裝箱吞吐量年均增長達18.2%。2011年,瀘州港貨物吞吐量突破2000萬噸,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0萬標箱。
  在加速骨干交通網絡建設打通大動脈的同時,瀘州注重疏通“毛細血管”,交通建設正為瀘州建設現代化“中國酒城”加速構筑新坦途,地方公路民生工程惠及百萬群眾。全市公路里程總數由2006年底的8842公里增加到2011年的12896公里,5年共新建公路4054公里,平均每年新增近811公里管養里程,年均遞增率為7.8%。到2011年底,瀘州市實現100%鄉鎮和100%的行政村通公路,鄉鎮、行政村通客車率分別達到100%、70%,惠及全市400多萬農村群眾,成為瀘州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交通運輸發展的一大亮點。瀘州還加速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統籌發展,建立起高速公路、干線公路、支線公路、城鄉道路相匹配的道路客運網絡體系。全市萬人擁有公交臺數為12.9標臺,公交出行分擔率達到38%,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日均客運量達到53萬人次。
  通過這幾年的建設,瀘州已經初步形成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更具建設現代化“中國酒城”的優勢。依托港口優勢,突出“港城一體”特色,規劃建設臨港產業物流園區,預計到2016年,園區將實現生產總值500億元。在園區布局上,瀘州別具匠心:在35公里長的40米產城大道上,依江而設瀘州酒業集中發展區、四川瀘州經濟開發區等7個園區。這7個園區均與瀘州港、“一環七射一橫”的高速路網無縫對接。
  由交通短腿實現了交通騰飛的華麗變身,瀘州開始從四川的“神經末梢”向四川突出南向、通江達海、溝通南亞和東南亞的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闊步邁進。
  路通百業興。這些年,瀘州市經濟社會發展步入了快車道,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穩居全省前列,發展速度不斷刷新。今年前三季度,瀘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29.1億元,同比增長14.5%,增速居全省第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07.3億元,同比增長30.8%,增速列全省第二;地方公共財政收入60.2億元,同比增長19.2%,增速居全省第五。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