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物流業須提效率降成本
2012-11-12 10:32:00 來源:大公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香港特區財政司司長曾俊華8日在第二屆“亞洲物流及航運會議”上稱,物流業是香港四大支柱產業之一,香港在物流領域具有相當優勢。不過,東方海外物流總裁王德成等業界人士強調,香港應將內地的硬實力和本港的軟實力結合,優劣互補,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是次會議由香港特區政府和香港貿發局聯合主辦,吸引了來自25個國家和地區的逾千人參加。在中港物流合作方面,曾俊華在致辭時指,香港擁有全球最繁忙的機場,去年處理約400萬噸貨物;香港也是全球第三繁忙的貨柜港,去年貨柜吞吐量約為2440萬個標準箱。另外,香港毗鄰珠三角地區的重要經濟中心,跨境的人流物流非常便捷。
利豐看好新“金三角”前景
王德成亦認為,香港對東西方營商文化的了解,在短期內很難被超越。香港可利用自身優勢,如服務、人才和強大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吸引海外顧客,并將內地良好的硬件建設介紹給他們;而內地也能利用其硬件設施,透過香港的網絡,獲取更多的國際客戶,實現兩地優劣互補。
沃爾瑪亞洲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貝思哲亦表示,香港可以把握機遇作轉口港,以滿足內地日漸增長的內需。
此外,彭焜耀表示,世界的戰略和經濟重心向東轉移已成事實,相信未來50年也將如是。其中大中華地區的增長最多,中國、印度和印度尼西亞已形成一個新金三角,這三個國家也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后,恢復得最快的國家。他說,就是因為以上三個國家有這樣的優勢,故利豐有65%的采購基地投放在這三個國家。
香港貿發局總裁林天福表示,中國和東盟自由貿易協議的簽訂,以及其它自由貿易協議將加強亞洲區內的商貿聯系,并進一步推廣亞洲成為綜合生產和消費中心。他說,環球經濟的新局勢,對物流業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
建議建超級物流管理中心
對于香港未來的定位,彭焜耀稱,雖然香港擁有良好的基礎設施,但若未來維持現狀,必定會被其它地區超過。他建議香港利用現有的電子科技和優秀的物流管理能力優勢,抓住東南亞市場,將香港重新定位成為內地的門戶,成為超級物流管理中心。
今屆會議邀得超過30位舉足輕重的業界領袖及國際知名企業代表擔任講者。會議的焦點活動包括兩場主題論壇,首場聚焦環球市場發展趨勢,揭示經濟格局、消費模式和采購策略的轉變,對物流服務及供應鏈管理所帶來的影響。另一場主題論壇以“新興市場、發展機遇”為題,剖析新興市場的潛力,分享實戰經驗。此外,還有四場分組會議,分別圍繞“拆解中國市場之謎”、“亞洲航運業的未來”、“亞洲航空貨運業再創高峰”和“醇酒流芳,專家談酒類物流”四個主題展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