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光棍節網購很火 快遞很忙
2012-11-12 10:23:00 來源:西安晚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1月11日,位于杭州市蕭山區的申通快遞華東分揀中心,工作人員忙著分揀快遞物品。新華社發
昨日是11月11日,這一天被很多年輕人稱為“光棍節”。11月11日,凌晨零時起,國內多家電子商務網站的“光棍節”特價促銷活動集中造勢,消費者也憋足了勁加入搶購大軍,一場網絡購物的狂歡就此掀起。
單日交易超美電商最高紀錄
10分鐘2.5億,37分鐘10億,2小時19分鐘33.7億超過去年11·11全天交易額——這是今年淘寶天貓11月11日送出的第一張成績單。昨日零時,“天貓1111購物狂歡節”開鑼。據資料顯示:2009年11月11日,購物網站天貓當天銷售額達1億元;2010年的這天銷售額增至9.36億元,在2011年,這個數據已飆升到52億元。但今年的11月11日,這個紀錄再次刷新。
截至昨日2時19分,淘寶支付寶上總交易額已超33.7億元,刷新了去年天貓“光棍節”的全天交易額。截至11日14時,記者從阿里巴巴獲悉,僅天貓交易額就突破100億元,超過2011年美國在線銷售市場單日最高銷售額。去年美國電子商務行業的最高紀錄:網上購物節——網絡星期一一天的交易額是12.5億美元約合78億人民幣。
1分鐘內1000萬用戶擁入天貓
11日凌晨,就職于一家股份制銀行的吳麗瑩和同事們留在寫字樓里加班,為的是保證人們在搶購打折商品付款時能有穩定的網上交易系統。零時過后的第一分鐘、第一小時,每當一波成交高峰來臨,溝通解決問題甚至得靠跑著來。
來自阿里巴巴的數據顯示,在促銷開始一分鐘有1000萬用戶擁入淘寶天貓。隨后,不少網友在網上開始展示自己的戰利品。而去年同一時間的流量為342萬人。10分鐘后,支付寶交易額即突破2.5億元,去年的“雙十一”交易額破億用時8分鐘。15分鐘后,即有商家銷售額突破1000萬元。38分鐘后,支付寶交易額突破10億元;70分鐘,這一數字更新為20億元。
海量的下單數和成交額也使網絡一度擁擠,記者零時過后嘗試在天貓網支付購物車中的商品時,先后遭遇“寶貝已下架無法購買”、“服務器忙請稍等10秒后刷新”等情況,不過在不斷刷新重試后終于如愿以償完成下單。
“可以說是有些手忙腳亂。”吳麗瑩說,這樣的交易規模大大超出了日常交易量,對系統承受能力是巨大考驗。
天貓首次包機送快遞
同樣忙碌的還有賣家和數以十萬計的快遞員。在一家“淘品牌”女裝位于杭州的倉庫,忙著招呼網店顧客的客服告訴記者,第一波包裹在凌晨4時就會打包送走。
蘇寧易購執行副總裁李斌通過微博透露,為了應對“雙十一”促銷,蘇寧易購提前在“北上廣”等城市招聘千名“兼職快遞員”,促銷期間估計50%以上快遞員能達到月薪萬元,不過面對井噴的訂單,“高薪背后是常人想象不到的辛苦”。
“估計全天交易額可破100億元,但天貓不止一天,要等后續的物流配送全部到位才算OK!”阿里巴巴首席風險官邵曉峰說。昨日從零時起,天貓的“光棍節”物流已經在路上。到凌晨3時05分,物流動態顯示:記者開場買到的女童加絨打底褲,已通過圓通發貨。
昨晚10時,天貓為“光棍節”包下的一架東航波音757貨機也從上海浦東機場出發,去廣州送貨的同時還連夜拿貨。按波音757滿載一次可運載25噸貨物、約1.5萬個包裹計,廣州和上海將有3萬消費者,今天拍下訂單,最快到今天下午就可收貨。包機送貨,這在電商業內還尚屬首次。
分 析
網購熱釋放內需強勁信號
業內人士和專家認為,盡管一部分網購需求來自于線下零售業的轉移,但在當前經濟形勢下,網購促銷的巨量銷售額仍然釋放了內需強勁的信號。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說,美國傳統零售業發達,電子商務在美國只是一種補充,但中國的基礎設施、傳統零售業不夠完善,一旦物流等配套設施跟上,電子商務在中國將會成為主流,為拉動內需制造增量。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最新發布的《第3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6月,中國網民數量達到5.38億,互聯網普及率為39.9%。
“相比西方國家70%左右的互聯網普及率,中國的互聯網普及率仍然偏低,這也意味著網購依然有潛力可挖。”中國社科院研究員荊林波說。
荊林波等研究者認為,網購促銷帶動的巨額成交量從一個側面說明,中國具備強勁的內需潛力。“網購平臺挖掘出的巨大消費能力,其中一部分只是從傳統零售渠道轉移而來的存量。但正是通過電商這個渠道,互聯網促進了需求和供給的匹配。”中國社科院副教授黃浩說。
提醒
服務客戶 電商仍需努力
不過,問題同樣存在。微博、論壇上的投訴和抱怨頻頻出現。短時間內交易量過大,讓多家銀行的支付渠道出現擁堵,下了單卻沒法付款。
此外,雖然快遞企業與電商已經做了不少前期準備,但在去年“光棍節”單日產生快遞量超過2000萬件的基礎上,銷售額成倍增長,快遞是否會再度“爆倉”,一些消費者仍表示擔憂。
業內人士表示,進一步拉動內需,需要電商相關的網上支付、快遞物流以及網絡基礎設施共同加強應對能力,保證用戶體驗,并通過監管和自律,提升電商誠信度。
本組稿件據中廣、新華社、《法制晚報》《新民晚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