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張花高速公路海螺猛洞河大橋主拱順利合龍
2012-1-11 9:1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由中交四公局承建的張花高速第二十合同段海螺猛洞河大橋最后一個主拱節段焊接完畢,標志著海螺猛洞河大橋主拱順利合龍,宛如一道絢麗的彩虹橫跨猛洞河兩岸。主拱合龍后,臨時懸掛體系的風險大大降低,拱上建筑施工將以此為依托,為大橋主體竣工及推進張花高速公路整體施工進度奠定了基礎。
海螺猛洞河大橋為張花高速公路三大控制性工程之一,橋位處于湘西永順境內,橫跨猛洞河大峽谷,大橋為上承式鋼管砼拱橋,全長578.28米,橋面距離水面230米,躋身國際最高橋之列,也是湖南省目前為止最高的拱橋。全橋共32個主弦節段,12個橫撐節段,最大節段重69噸,自2011年9月23日開始第一節段吊裝,共歷時102天。所有鋼結構采用工廠單元筒節制作,經汽車運輸至現場進行加工拼裝,為保證質量,施工現場拼搭起了四個巨型拼裝噴涂車間,焊接拼裝精度要求誤差在3毫米以內,精度要求極高,所有施工焊縫全部采用超聲波探傷,之后再抽檢其中20%的焊縫用X射線探傷,確保焊縫質量。
大橋施工難度大、風險高,兩岸懸崖陡壁。受地形限制,項目部只能依靠自行設計加工的纜索吊裝系統進行高空吊裝。主拱采用無支架斜拉扣掛施工技術,各節段均采用鋼絞線進行臨時扣掛,如果一步控制不到位,所有的努力將會前功盡棄。為確保質量和安全,主拱安裝采用高精度測量控制網,每個節段反復進行測量標高復測,減少了張拉次數,從安裝開始至合龍未出現二次索力調整。在主拱安裝過程中,項目部對纜索吊裝系統每天進行若干次檢查,斜拉扣掛施工時,張拉、測量等多個部位都有專人控制,尤其是受風或溫度影響,隨時需要測量過渡墩頂、扣塔、前端扣點等的偏位,在每個部位上安排了兩名技術人員,相互交叉復核。雖然規范上要求各主拱吊裝節段高程誤差在85毫米以內,軸線偏位在43毫米內,但是項目部堅持精益求精,嚴格把關,反復調校,將上述誤差均控制在10毫米以內,最大限度做到精準,確保工程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