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2012年,中國通脹不再?

2012-1-11 7:2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新興市場國家通脹緩慢見頂
新興國家周期性通脹緩慢見頂,中國經濟增速已在減慢,預計中國經濟將會成功實現軟著陸。
——瑞銀財富管理研究部亞太區首席投資策略師浦永灝
無疑,2011年,新興市場國家一直與通貨膨脹作斗爭。有數據顯示,2011年前10個月,新興市場經濟體的CPI(消費物價指數)一直呈現出單邊勁升的格局。其中,1月至10月,巴西CPI累計上漲7.74%,俄羅斯通脹率累計達5.20%,印度物價漲幅累計達10.40%,中國CPI累計升幅達5.55%,越南更是成為“重災區”,物價漲幅不僅連續10個月保持在20%的高位,而且2011年前10月物價創出了累計漲幅21.8%的歷史新高。
為了遏制通貨膨脹發展,新興經濟體普遍采取收縮貨幣政策,自2011年10月起,新興市場國家物價上漲勢頭得到遏制并出現了下拐的趨勢,但鑒于前期漲幅過大,2011年全年物價總體仍處于高位。有數據預計,巴西通貨膨脹率全年將升至6.52%,俄羅斯全年通脹率將超過6%,印度將超過20%,南非將超過7%,中國將超過4.5%。
不過,亞太經濟體通脹率已經實現明顯回落。韓國和印尼11月的通脹率分別為4.2%和4.15%,接近或者符合兩國央行的通脹率目標。
瑞銀財富管理研究部亞太區首席投資策略師浦永灝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新興國家周期性通脹緩慢見頂,中國經濟增速已在減慢,預計中國經濟將會成功實現軟著陸,在保持6%以上經濟增速的同時,通脹將會出現回落。但不能放松警惕,因為結構性通脹因素依然存在。
放松貨幣政策或使CPI后期上漲
通脹的壓力決定了來年的貨幣政策將以穩健為基調,貸款增長不會再靠新增貸款。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魏杰
回顧歷史,高通脹出現必須同時滿足三個條件:首先是經濟高增長,一般來說GDP增速持續在10%以上,或者大幅超過10%,伴隨著投資高增長,例如實際增速超過25%,其次是信貸高投放,一般來說增速超過20%;第三是糧食減產。
中國央行此前宣布自2011年12月5日起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此次下調后,大型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將為21%,中小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為17.5%。這是2009年以來首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
多位分析人士認為,此次下調釋放資金近4000億元,存款準備金率的下調,顯示政府的政策重心已由抵御通脹轉向刺激增長。
從貨幣因素來看,2011年12月14日,央行公布了11月份金融統計數據:M2余額82.55萬億元,同比增長12.7%; M1余額28.14萬億元,同比增長7.8%,M1、M2同比增速持續創出新低。居于低位的貨幣供應量增速顯示當前經濟的流動性已經處于偏緊格局。
根據歷史經驗,貨幣供應量增速的變動領先CPI半年到一年左右。2010年下半年以來物價的快速上漲主要是2009年末和2010年初貨幣供應量高速增長的滯后反映。同時,鑒于2011年初以來M1和M2增速持續回落,業內預計這一回落的趨勢將持續到2011年末,因此,前期國內貨幣政策收緊后的滯后效應正在繼續發揮作用等,因此CPI漲幅也將在2012年呈現進一步下降的趨勢。
不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繼續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并明確提出2012年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因此與2011年不同,穩物價將不再作為首要任務,2012年的貨幣政策總體上較今年將適當放松。主要受此影響,銀行信貸供給能力有所增強。分析人士不排除CPI在后期出現上漲的趨勢。
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李晶預期,在2012 年年中以前,通脹水平將會繼續下降到3.0%左右。隨著通脹壓力的逐漸緩解,決策者將有更多的空間來選擇性地實施寬松政策,以應對不斷升溫的增長放緩風險 。此外,由于潛在的通脹壓力,短期內不會出現大規模的信貸寬松。
另一方面,糧食增產也拉低通脹預期。國家統計局近期宣布,2011年中國的糧食產量增長4.5%,創下5.712 億噸的歷史新高。李晶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隨著農作物產量創下新高,食品通脹問題已經得到緩解,非食品通脹也應會持續放緩。”
此外,近期歐美主權債務危機導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調,2012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可能會在真實需求的推動下小幅溫和上漲,或可減輕中國輸入性通貨膨脹的壓力。
此外,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魏杰認為,通脹的壓力決定了來年的貨幣政策將以穩健為基調,貸款增長不會再靠新增貸款。但是考慮到來年經濟增長速度下滑的風險,魏杰預測,來年當局會不斷下調存款準金率,否則企業的資金鏈會有崩斷的可能。他預測,明年存準會以0.5個百分點的頻率至少下調四次,19%才算是個比較合理的水平。
未來中國通脹速度或將緩解
未來我國的通貨膨脹壓力仍然較大,且具有長期性。要解決中國的通脹壓力,還需從調整經濟結構著手。
——國際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祝寶良
回顧數據可以看出,中國2011年CPI數據以年初月度同比漲幅4.9%為基點一路上揚,5月之后,CPI漲幅更節節攀升、連創新高,7月份甚至漲到6.5%,創下37個月的新高。但最新數據顯示,11月份的CPI和PPI指標雙雙回落,2012年,中國的通脹速度緩解似乎已成為業界共識。
業內人士分析,2011年的物價上漲涉及3個方面原因,包括為應對金融危機而大量投放的貨幣,從2010年開始持續推升物價上漲;美國實行的量化寬松政策,引發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輸入型通脹壓力不容忽視;國內勞動力成本上升導致的剛性成本難以壓縮。而物價回落是市場與調控雙劍合璧的結果。
目前,商務部重點監測的食用農產品價格、農業部監測的農產品批發價格和國家統計局監測的“50個城市主要食品平均價格變動情況”的數據都顯示,2011年12月份食品價格總體處于小幅上漲過程。
商務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進入冬季氣溫偏低,蔬菜生長速度放緩,價格呈季節性上漲態勢,去年12月份以來,蔬菜價格連續數周上漲。同時,由于假日臨近,對部分食品需求上升,水產品及肉類價格也有小幅回升。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日前公布報告預計,去年12月,食品價格環比將有所上漲,但由于近期非食品價格總體處于回落過程,同時考慮到當月CPI翹尾因素消失,我們初步判斷2011年12月份CPI同比漲幅可能在4%左右,CPI同比將繼續延續回落態勢。
著名經濟學家張曙光表示,去年通貨膨脹第三季度處于最高位,最高值曾達到6.5%。雖然11月降至4.2%,甚至還有人預計今年會降至3%。張曙光認為3%過于樂觀。通貨膨脹與食品價格、農業情況相關,在去年的經濟工作上提到要推進改革、推進資源要素價格的改革,目前這些資源要素的價格是低價,要改革就要提價,自然導致價格上漲。他表示,“中國處于調整的過程中,通貨膨脹有可能長期化。所以,2012年能保持在4%就不錯。”
國際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祝寶良也認為,未來我國的通貨膨脹壓力仍然較大,且具有長期性。他表示,要解決中國的通脹壓力,還需從調整經濟結構著手。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