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建設“煤炭超市”突破物流瓶頸
2012-10-3 7:36:00 來源:經濟日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近日到山西晉城澤州裕興煤業采訪,老師傅李愛虎告訴記者,“現在煤礦生產更加規范,條件更加舒適了,這得益于山西近年來大力推進的資源整合。”
李愛虎所說的“資源整合”,是山西省委、省政府2009年作出的一個重大決策。截至目前,僅山西煤炭運銷集團有限公司整合的煤礦就有448座,保留煤礦165座,南至運城、北至大同、西至呂梁、東至陽泉均有分布。而晉城澤州裕興煤業,只是其中的一座。
在此之前,山西煤銷集團還只是一家“放桿收費”的企業,盈利模式十分單一。“2007年,山西煤銷進行了改制,公司要實現轉型發展,必須‘化虛為實’,在實體經濟中用智慧賺錢。”山西煤銷集團董事長劉建中說。
以煤炭生產為基礎,山西煤銷集團開始了由單純依賴煤炭經銷向現代化煤炭生產企業的轉型。“山西是煤炭資源大省,實力雄厚的煤炭集團有很多。但我們有一個優勢,那就是在全省11個地市、98個縣都有銷售網絡和渠道,這就能夠解決很多問題。”劉建中對發展形勢有著精準的分析,正是基于這一點,山西煤銷集團在著力做好煤炭生產的同時,狠抓煤炭物流業,在營銷產業鏈上打造物流節點。
我國的煤炭資源主要集中在山西、陜西、內蒙古,“北煤南運”、“西煤東調”壓力很大,煤炭生產與消費逆向布局的矛盾突出。“內蒙古、陜西、山西境內的公路上,到處都‘爬’著運煤的載重卡車,本來時速可達80公里,現在只有10公里。車輛沒能發揮出應有的效率,導致物流成本大幅提升。”說起居高不下的物流成本,劉建中深有感觸。
怎么解決這個問題?關鍵是在節點上下功夫。劉建中說,山西的一個短板就是煤炭物流沒有做起來。“2011年,山西的過境煤猛增到了2.3億噸。用這些過境煤炭的主要是河南、河北、山東等地,因此山西境內跑的大卡車65%都是外省車輛。公路的運營能力畢竟有限,我們應該采取點對點的形式提高車輛的運轉速度和效率。”
據了解,山西煤銷集團已經在省內建設了煤炭儲備基地,并計劃在山西與河南、河北交界一帶建設22個“煤炭超市”,最終形成“西廠東店”的布局。
“通俗地講,‘煤炭超市’和普通超市一樣,把煤種不同、煤質各異的煤炭放進‘煤炭超市’。客戶訂貨后,直接去‘煤炭超市’點對點地運輸,而不用像以前一樣,去礦上拉煤。‘西廠’和‘東店’之間的運輸通過我們的煤炭物流鏈來統一組織調配,可以避免大量的外省運輸車輛深入山西腹地,從而大幅提升運輸效率。”劉建中表示。
位于太原市晉源區的錦榮儲配煤場,就是山西煤銷集團太原晉源有限公司開設的一個“便利店”。“我們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提供產品,后面還有配煤生產線和烘干設備,通過一系列工序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公司副經理孫文說。
孫文帶記者來到了一片空地,空地上有4個用布蓋著的洞口,周圍堆著數米高的煤塊。據他介紹,這些洞口是進料口,由不遠處的一間電腦控制室控制。“每個客戶對煤的熱量值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我們在電腦上計算出要得到這個熱量值所需要的各種煤的比例,然后把原煤、中煤、煤泥等從進料口送到埋在地下的傳送帶上,這樣就可以根據比例控制每一種煤的用量,并且方便算出成本。”孫文說。
近年來,山西煤銷集團主要經濟指標連創新高,營業收入2010年突破1000億元,2011年突破1500億元,達到1586億元,成為山西首家入選世界500強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