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供應鏈 百貨業可以做得更多
2012-10-27 11:2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這五家環保組織曾在今年4月開始與49家中外服裝品牌展開對話,詢問其是否了解包括染整供應商在內的供應鏈的環境表現。H&M、NIKE、溢達、李維斯、阿迪達斯、沃爾瑪、巴寶莉、GAP 等一批品牌作出積極跟進,通過其定期檢索機制,主動識別供應鏈上的污染記錄,并推動200余家紡織和皮革供應商企業對違規問題和后續整改做出了公開說明。其中阿迪達斯、NIKE、李維斯、H&M已經開始將管理向染整供應商延伸。
但面對環保組織對其供應鏈違規超標問題提出的具體質疑,還有瑪莎百貨、迪士尼、J.C.Penny、Polo Ralph Lauren和Tommy Hilfiger等22家品牌或者消極回復,或者不予回復。而在這一批名單中,近年來,因推行A計劃成為全球零售商中最為耀眼的綠色明星的瑪莎百貨成為環保組織質疑的重點。
“我們在前期和瑪莎百貨交流的過程中發現,供應鏈前端的這一部分并不是他們所考慮的重點,大量的廢水、能源和化學品都在這個環節產生,如果他們只沿著重視供應鏈后端發展的話,勢必會形成很多表面文章的工作。我們認為,能夠真實的去推動問題的解決,需要在服裝印染整理環節做工作。”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說。
環保不必做犧牲
一份調查顯示,在印紡紗、面料生產、印染和成衣加工這四個主要過程中,印染環節水資源消耗占到85%,能源消耗占80%,化學品消耗占65%。相比于紡織品生產的其他環節,印染整理環節污染最重,存在著嚴重的環境管理盲點。紡織品生產過程中,染色、水洗、印花和整理工序會產生大量包含有毒有害物質的污水,如果不經過處理,這些有毒有害物質最終會隨污水排入江河湖海。在水耗、能耗高,污染排放量大的印染整理企業進一步向中國集中的情況下,印染整理成為可持續紡織的盲點。
在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后,中國政府宣布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的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45%,并把這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而服裝業的洗染、加工成衣面料等工序都會產生碳排放,我國作為世界服裝生產第一大國,服裝產業的碳排放量也是驚人的。因此,服裝產業亟待走“低碳經濟”之路。減少碳排放對于未來中國服裝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