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環境持續惡化光伏龍頭企業求變突圍
2012-10-25 11:00:00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眼下正值光伏市場的多事之秋,沒有硝煙,但微妙無處不在。
美國對中國進口太陽能產品仲裁重稅已成定局,尚未給中國光伏企業喘息機會,歐盟的跟進又轟轟烈烈的到來,立案并公布中國應訴光伏企業名單。這一輪影響顯然不止于此,在其身后,印度也迫不及待的加入對華光伏雙反陣營。國內光伏行業遭遇前所未有的制裁夾擊,原本公平公正的貿易天枰一側,壓上了不和諧的重石。
面對歐美如此公然挑釁的境遇,中國光伏企業還能坐得住嗎?從目前的情況看來,龍頭企業的穩定發展態度依然堅決如初,扭轉行業困局的擔當行為已經開始顯現,與此同時,政策驅動力也在逐漸清晰的體現效能。從自主到自救,國內光伏企業突圍之路已刻不容緩。
誰在煽風點火?
根據美國商務部10月10日的裁定結果,中國太陽能制造商和出口商將面臨18.32%-249.96%的反傾銷稅和14.78%-15.97%的反補貼稅。話音剛落,早已破產的Solyndra又跳出墻來,向尚德、天合光能、英利提出反壟斷訴訟,索賠15億美元,引起業內嘩然。
眾所周知的是,Solyndra的破產是自身競爭力不足,訴訟多少顯得有些別有用意。
有業內人士指出,包括SolarWorld在內的企業顯露出強烈的不公平競爭居心,不良用意明顯,而歐盟、美國官方的霸道決定,看似短期對其光伏企業及市場形成保護,其實對其自身未來的發展種下毒瘤,原本一體化的國際間自由貿易鏈條,正在被活生生的扯斷。
據悉,SolarWorld于2009年曾聯合Conergy在歐盟發起對華光伏反傾銷,2011年又于美國發起對中國光伏雙反,直至今年在歐盟對華反傾銷立案后再提出反補貼。按照國內一位光伏圈人士的話講,SolarWorld的目的,是想通過政策之手,實現更利于自身的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