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山打造年運量800萬噸“鐵路港”
2012-10-17 10:52:00 來源:蕭山日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自2006年正式立項籌備以來,蕭山鐵路貨場整合及專用線隨遷項目(鐵路浙贛線白鹿塘貨場)終于在今年取得重大突破,項目前期審批全部完成,征遷啟動。
“三場合一”,搬遷至白鹿塘
相比于空運、水路運輸、公路運輸等貨運形式,鐵路運輸具有運量大、成本低、安全性高等整體優勢,是目前最主要的貨運形式。蕭山境內浙贛線鐵路貨場共有3個,分別是鐵路南站附近的蕭山貨場、五七路口的西山貨場以及臨浦貨場。隨著城市的發展,3個老貨場逐漸被城市包圍,與城市發展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逐漸成為城市發展和干擾城市整體規劃的“瓶頸”。此外,隨著鐵路貨運量的日益加大,這幾個貨場已經不能完全滿足蕭山經濟發展對貨運量的需求,急需建設一個大型的“鐵路港”。
蕭山鐵路貨場整合及專用線隨遷項目是今年省重點實施項目,根據規劃,蕭山貨場、西山貨場、臨浦貨場將“三場合一”整體搬遷至所前白鹿塘地區,形成一個大規模的鐵路貨運港口。項目位于所前鎮、蜀山街道境內,總用地面積約1696畝,總投資約22億元,除800畝貨場用地外,還將建設鐵路專用線。建成后,白鹿塘貨場年運量將達到800萬噸,遠期運量達到1000萬噸;專用線年運量為184萬噸,并預留發展到年運量216萬噸的條件。屆時,蕭山境內將形成一個鐵路貨運物流基地,一個大型的“鐵路港”呼之欲出。
推進城市化,提升城市品位
蕭山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位于老城區的蕭山貨場和西山貨場已成為城市化進程中的絆腳石。蕭山貨場在鐵路南站附近,是3個老貨場中面積最大的,占地400多畝。由于貨場的存在,這一區域的城市規劃無法實施,周邊交通瓶頸一直無法打開,附近居民的居住環境也無法提升。貨場整體搬遷后,這里將規劃成為鐵路南站綜合交通樞紐的一部分,用于商業辦公及城市公園等基礎設施建設,大大提升該區域的整體品質。臨浦貨場的搬遷也將為臨浦現代生態小城市建設“讓路”。
白鹿塘貨場的建設,將為蕭山經濟的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有利于貨物的快速集散,減輕企業庫存壓力,降低運輸成本,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作為商貿物流三產,白鹿塘貨場還將成為杭州南部物流中心的核心。
由于項目牽涉面廣、用地量大,項目前期工作因此顯得很“難啃”。截至目前,項目前期各項審批工作已經全面完成,進入建設主體招投標階段;土地征遷已經展開,計劃年底前基本完成項目工程用地范圍內的房屋征遷工作,力爭主貨場項目開工,專用線項目同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