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建山東特色“五化三體系”公路建管模式
2011-8-9 3:5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8月4日,山東省公路建設管理工作會議在臨沂召開,會議對山東省公路建設管理工作做了總結,分析了當前山東省公路建設管理工作中面臨的問題和形勢,并對下步工作作了具體部署,提出要建設具有山東特色的“五化三體系”公路建設管理新模式。山東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賈學英,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范正金,駐省交通運輸廳紀檢組組長衛東,省交通運輸廳公路局局長李洪修出席會議。
“十二五”期間,山東省共規劃建設高速公路項目40個、3294公里,其中,續建項目12個、723公里,新建項目23個、1814公里,擴容改造項目5個、757公里。2015年山東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將達到6000公里,尚有1700多公里需要建設;交通運輸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專門就實施藍黃規劃、加快交通運輸發展簽訂了部省協議,這將給山東省公路行業帶來新的發展空間。
面對新的公路建設發展機遇,會議提出要著力推進交通建設“五化”管理,即:管理理念人本化、項目管理專業化、施工管理標準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日常管理精細化,加快建立健全“三個體系”,即:規章制度體系、招標服務體系、市場信用體系,爭取利用3到5年的時間,逐步解決交通建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探索出一套符合實際、規范有序、具有山東特色的交通建設管理新模式,打造山東交通建設管理新品牌。
會議指出,要推進管理理念人本化。落實施工階段安全生產關,切實保證參建人員人身安全,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要推進項目管理專業化,積極推行項目代建制、設計施工總承包制等先進的建設管理模式;要推進施工管理標準化。盡快研究出臺施工標準化管理指南、標準或技術性文件,形成具有山東特色的施工標準化體系;要推進管理手段信息化。建設應用交通建設項目管理系統、電子招投標系統、交通項目信息公開系統、交通建設市場信用信息管理系統等“四大信息系統”,形成具有行業特色的信息化網絡平臺;推進日常管理精細化。做到日常管理目標精細化、內容精細化、手段精細化、過程精細化,實現工程安全、質量、進度等全方位管理的有效控制,確保工程建設質量。
同時,會議提出要完善規章制度體系,逐步形成貫穿工程建設的設計、施工許可、設計變更、計量支付、責任追究、概算調整、竣工驗收等各環節,并覆蓋招標投標、專家庫、信用評價、資質管理等全方位的工作制度及標準規范體系;要完善招標服務體系。重點加快推進“五個一”工程,即完善一個招標投標制度體系,建立一個交通有形建設市場,培育一個招標代理服務團隊,搭建一個電子招標投標信息平臺,健全一個評標專家動態管理機制;完善市場信用體系。不斷強化日常監督與檢查,將檢查結果與信用評價機制掛鉤,優勝劣汰,進一步優化建設市場環境,打造山東交通建設市場信用管理品牌。
范正金強調,要正確處理好安全生產與建設進度的關系,堅持以人為本,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進一步明確建設單位一把手、設計單位負責人、總監理工程師、項目經理為各方安全第一責任人。同時,要求高速公路堅決按照標準化施工,對因設計缺陷造成工程質量問題的單位將嚴肅追責。要加大對大額度資金調撥使用、大宗物資采購、重點項目招投標和依法用地、工程質量等的監管力度,防止腐敗。
賈學英對如何穩步推進全省公路建設管理現代化水平提出了具體要求。他強調,公路建設管理上水平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正確處理好公路建設與服務管理的關系,要全面堅持“以人為本”,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要正確處理好建設速度與質量的關系,堅持“科學發展首先要安全發展”理念,堅持“責任追究”、“責任落實”制度,重視預防懲治腐敗體系的建設和干部職工隊伍建設,特別是要突出抓好項目招投標管理,進一步規范項目信息公開,明確公開主體、公開載體和公開要求,及時、準確、完整地向社會公開項目信息,確保工程項目在“陽光”
下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