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出口遭重創 輪胎特保案掀貿易摩擦高發期

2011-7-19 5:3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在中國入世后的眾多貿易摩擦案件中,輸美輪胎特保案是最為深刻的一筆。”時任廣東省外經貿廳公平貿易局局長陳立鵬回顧兩年前的首宗,也是至今為止唯一的“特保案”時這樣表示“特保案不僅引起對方對貿易摩擦的高度關注,在該案件之后,我國產業更是開啟了使用世貿組織的公平貿易工具維護自身利益的歷程。”     2009年8月,一場轟轟烈烈的“特保案”驚動神州大地。政府、產業、媒體、公眾對貿易摩擦空前關注,甚至在此后多次的中美高層溝通中,也反復提及該案。據中國商務部統計,中國輪胎出口美國將損失近半,達到11億美元,同時影響約10萬工人就業。
    當時,令業內人士憂心忡忡的是,美國一旦開啟加收特別懲罰性關稅先例,更多的特保調查將接踵而來,國際貿易環境將進一步惡化,不僅中國輪胎出口市場空間將受到嚴重威脅,還將加劇國內輪胎業的惡性競爭。
    兩年過去,擔憂的事情正在成為現實。今年7月,該案主要涉案企業,廣州市華南橡膠輪胎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忠對南方日報記者表示,特保案使得我們在美國的銷量急速下降,僅特保措施頭一年,即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我們同比在美國減少了約100萬條輪胎的銷量,涉及數千萬美元。在這基礎上,今年上半年,輸美同比再下降6%。
    與此同時,由于國內輪胎產能過剩,國內輪胎生產企業競爭日趨激烈“惡性競爭日益嚴重。”陳忠說。
  貿易摩擦因“特保”進入高發期
    2009年4月,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USW)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要求對從中國進口的輪胎實行配額限制的特保措施,對中國輸美輪胎連續3年分別加征55%、45%和35%的特別關稅。同年9月1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批準ITC裁定,同意對從中國進口的所有小轎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實施為期三年的懲罰性關稅。
    據陳忠介紹,歐美日一直是華南輪胎的主要市場,在“特保案”前,華南輪胎占整個美國輪胎市場約10%,但“特保案”后,其在美國的市場占有率一直下降,即便已經進入“特保”措施第二年,情況仍未見好轉。
    陳忠表示,由于全球性經濟低迷,加上美國的“帶頭”作用,最近幾年來自全球各國、各地區的貿易壁壘快速增加,不但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在委納瑞拉、巴西等發展中國家,中國也已經成為遭受反傾銷、發補貼等貿易壁壘最多的國家之一。
    特保是2001年中國加入WTO時的副產品,是為了加入世貿而接受的妥協性條款,當時約定美國可以對中國相關產品在合適的條件下使用特殊保障措施。實際上,輸美輪胎特保案并非首宗被提起的“特保”案件。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隨后的8年中,美國先后有六起針對中國的特保調查案被提交給布什總統,但均被布什否決。
    商務部公平貿易局負責參與該案的官員對南方日報記者表示,輸美輪胎特保案被奧巴馬簽署同意令,意味著在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之后,我國第一次面臨特保救濟措施的制裁。“鑒于奧巴馬政府代表民主黨,工會的利益與其息息相關,我們一直認為,奧巴馬簽署了特保令,也成為了未來數年奧巴馬政府對中美貿易摩擦所持態度的重要風向標。”
    事實上的確如此。在此后雖然再未有特保案件被提起,但我國產業受到來自世界各國的貿易摩擦案件數量和金額均高速增長。據商務部統計,2010年中國遭受貿易救濟調查66起,涉案金額77億美元。
    值得關注的是,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調查專員宋和平表示,2010年非傳統的貿易摩擦強度大增。人民幣匯率自主創新、新能源政策、知識產權保護、投資環境、市場準入等成為貿易摩擦的新的熱點。
  國內產業重創后研習游戲規則
    “國際貿易是一個游戲,游戲規則是早定下來的,剩下的就是熟不熟悉和會不會玩的問題。”
    時間再回到2009年8月,特保案在等待奧巴馬是否批準的最終結果時,中國國內的產業協會首次叫出了“反制裁”的聲音。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秘書長蔡為民對南方日報記者表示,該協會已經將反制裁的建議遞交給了商務部,建議對我國進口自美國的某些產品提高關稅,或是限制進口直至不進口等。他表示:“在國際貿易戰中,我們不能被動地挨打。”
    此說法雖然沒有被中國商務部所認可,但在奧巴馬簽署輸美輪胎特保令僅一天后,北京時間9月13日,中國商務部發布公告,應國內相關產業協會要求,依照中國法律和世貿組織規則,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汽車產品和肉雞產品啟動反傾銷、反補貼(雙反)聯合調查,開啟了對美“雙反”調查先例。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對此強調表示,這并非對美國特保案的報復行為,是我國產業學會用WTO規則保護自身權利。
    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院長、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員莫世健對此持相同觀點。他表示,相互對進口產品適用貿易救濟措施并不構成報復,只是我國產業利用WTO規則維護自身利益。
    提起該調查的中國畜牧業協會副秘書長馬闖表示,長期以來,美國雞肉憑借其便宜的價格正在大量出口到中國,并嚴重影響了中國企業的利潤和正常銷售。
  莫世健解釋認為,貿易救濟措施本身是一種貿易利益博弈的方式。在W TO法規下,成員按照盡可能文明和有節制的游戲規則,允許各成員追求或保護自己最大利益的手段。
    “能最有效和有創意地利用規則體系者,就是此博弈游戲的勝者。我國產業也是在多重貿易摩擦中,摸爬滾打地學習和適應這個博弈游戲。”莫世健說。
  ■名詞解釋特保
  “特保”是“特定產品過渡性保障機制”和“特殊保障措施”的簡稱。W TO議定書中規定:中國產品在出口有關W TO成員國時,如果數量增加幅度過大,以至于對這些成員的相關產業造成“嚴重損害”或構成“嚴重損害威脅”時,那么這些W TO成員可單獨針對中國產品采取保障措施。“特保”實施的期限為2001年12月11日至2013年12月11日。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