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長二級公路寧縣段建設亮點紛呈
2011-7-14 16:4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全長157公里的寧長二級公路是一條通縣連鄉、通高連鐵、通礦連站的環狀交通要道,其中97.5公里的寧縣段預算總投資5.1676億元。該段自去年9月16日開工以來,寧縣縣委、縣政府以“超前部署,通力協作,精細管理,強力推進”的強勁舉措加快工程建設。目前,征地拆遷全面完成,路基工程全線貫通,路面工程開工建設,橋梁建設掀起高潮,質量檢測全部合格,安全生產保障到位,工作進展順利。完成投資2.432億元,建成路基59公里、5座大橋樁基鉆孔95孔、澆筑89孔,總體進展比設計進展提前了3個月。
強化領導促落實
寧長二級公路寧縣段工程設計需要挖填土方量800萬方,整戶拆遷502戶,征地2400.07畝,移栽樹木20.8萬棵,移遷電力、電信等桿線3208根。為此,寧縣成立了由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總指揮的建設指揮部,全面負責協調解決工程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并出臺了《關于長官路口至正寧至長慶橋二級公路建設工程的實施意見》等8項管理制度。
該縣主要領導先后30多次深入施工一線,現場督查指導,及時召開工程建設工作會議,使工程建設中遇到的諸多疑難問題得到及時解決。分管領導每3天現場督查一次,每5天召開一次現場督辦會。縣項目辦每天跟蹤督查,并向縣委、縣政府報告工程進展。縣項目辦班子成員包管理,包實施,跟蹤問效,一包到底,負責整體協調工作。市、縣先后召開動員會、現場辦公會、督辦會、調度會100多次,協調解決1000多起糾紛,保證了工程的順利實施。
克難攻堅抓征遷
征地拆遷修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寧縣在寧長二級公路寧縣段項目建設中,做優“早、細、實、嚴、活”五字文章,實現了征地拆遷工作的零上訪。早動手,去年3月,安排沿線5個鄉鎮對原公路兩側的20.8萬棵行道樹進行了移栽;6月初,部署啟動了征地拆遷丈量登記工作;6月下旬,拆遷工作全面拉開; 9月初,全線開工建設。細工作,制定了切合實際又操作性強的征地拆遷補償安置、征地丈量登記、補償款兌付等工作實施方案,從國土、林業、交通等部門和相關鄉鎮抽調了60名干部進行征地拆遷丈量登記。對一時拒不拆遷的農戶,鄉鎮村組干部多次入戶開展細致的思想動員說服工作,直至問題解決。嚴格執行法規政策,征地補償均按年產30倍執行。在補償資金兌付上,嚴格做到青苗和樹木補償款一次到位,土地先兌付50%,房屋先兌付70%,拆遷徹底則全部兌付,所有補償款均通過一折統由財政直接支到農戶賬戶。
優化管理鑄精品
百年大計,質量為本。該縣在工程實施中,嚴格落實科學化、精細化、規范化管理要求,抓技術攻關、抓過程管理。箱梁預制質量監測上,從長沙引進橋梁預應力張拉全自動智能化管理技術與設備,消除了人為測控誤差。路基土方及砂礫墊層驗收中,采用灌沙法,廢除了環刀法,檢測可靠準確。過程控制管理上,項目辦與各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簽訂了項目質量責任書、質保書,建立了質量責任卡,嚴把材料質量關、施工工藝關、質量檢測關、廉潔建設關、人員管理關等五個關口,并堅持24小時全天候跟班作業、旁站監管,發現問題,及時下發“工程質量糾改通知單”督促整改。24小時施工,24小時驗收,搶抓時機,倒排工期,做到人換機械不停,全力加快進度。組織開展了“大干40天”和“大干100天”的勞動競賽活動,有效地彌補了去年陰雨天氣耽誤的進度。
高度警惕抓安全,各施工單位均在施工路段設置了明顯的安全標志牌,在危險地段安裝了安全欄或安全網,安監部門每月進行2次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置,實現了工程建設零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