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高溫下快遞員生存現狀
2011-7-11 18:4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陽下低頭/流著汗水默默辛苦地工作/你是不是像我就算受了冷漠 /也不放棄自己想要的生活……”
二十年多年前,歌手張雨生在歌曲《我的未來不是夢》中如此唱道。的確,在我們這個城市的角角落落,有許多這樣懷揣夢想的普通勞動者,在一滴汗水能摔成兩瓣的盛夏,仍然頂著烈日,在戶外,在路上,在工地辛勞;抑或,當許多人忙著悠哉歇夏的時候,不管在室內室外,那些人卻因為夏日的到來,迎來了工作的高峰,那段他們最為撓心焦慮的日子……
在這酷暑難擋的季節,他們的生存狀態如何?他們要對這個世界說些什么?從今天起,寧波日報都市新聞版的記者,將與普通的勞動者同行,體驗他們烈日下打拼的生活,傾聽他們對未來的向往。
人物簡介:張正偉,河南人,22歲,某快遞公司員工,負責海曙區云霞路、恒春街、新典路、環城西路560號到640號一片的快遞工作。
快遞員,有人稱他們為“城市里的螞蟻”,忙忙碌碌。在流金鑠石的夏日,這群“熱鍋上的螞蟻”穿梭在大街小巷,將一封封快遞送進千家萬戶!
記者體驗 “累”就一個字
7月7日上午,記者跟隨小張騎行約30公里,將自己“代入”快遞員的角色。
“今天快遞特別多,上午要送100多件,你量力而行!”見到小張時,他正將分揀好的快遞裝進大紙箱。我搬起紙箱掂量著,有二三十公斤重。“送完這箱,旁邊還有兩麻袋快遞要送。”小伙笑了。
送件開始了。我一直“與時間瘋狂賽跑”,終于知道什么叫“健步如飛”了:我小跑還跟不上小張走路的速度。“干這行就是腳累,你小心腳起泡。”
小張送件的地點大多是小區,沒有電梯省“腳力”。在南都花城茶花園送件時,我爬了兩趟6樓,雙腿已像灌鉛般沉重。好幾次我氣喘吁吁走到一半樓梯,他已經送完下樓了。
38度高溫下,我仿佛在“韓式汗蒸”,皮膚蒸出一粒粒鹽花,手臂曬得通紅,火辣辣刺痛。我理解他為何喜歡陰天,因為“晴天太熱,雨天易淋濕快遞”。
但心理的“煎熬”更痛苦。好幾次,我們找到收件地址卻沒人在,也聯系不上收件人;有的還寫錯地址,害我們多跑冤枉路……天熱煩躁下,我忍不住抱怨,小張卻平靜地說這是“家常便飯”,要學會自己調整心態。
有痛苦就會有喜悅!一位5樓老太太收到快遞后,親切地說:“大熱天,你們辛苦了,要不要喝口水?”那一刻,小張開心地笑了,我也笑了。我讀懂了他們之間那份相互尊重和理解……
說句心里話 痛并快樂著
小張今年3月初才從事這行,短短四個月,他已體會到快遞員的酸甜苦辣。
小張每天要忙10多個小時,直到晚上8時半才下班。好在夏天,他們中午有兩個多小時休息。他甚至無暇“經營”愛情:每月與上海的女友見一次面。每次約會,小張得事先調休,安排好工作。快遞員幾乎全年無休,也沒有雙休日的概念。
風塵仆仆在路上奔波,難免有安全隱患。“騎電動車送件途中,常常有客戶打電話來,這時容易出事故。”小張說他發生過幾次刮擦事故,幸好沒受傷。
小張有三“怕”。一“怕”快遞分揀出錯,影響他送件的效率;二“怕”快遞丟失或被偷。“公司規定很嚴,哪怕丟的是零食,罰款也很重。”遇到這種情況,小張盡量選擇私了:上門道歉,自掏腰包賠償。
但他最“怕”的,是遇到個別“刁蠻”客戶。“有的電話打不通,收件地址又沒人。我們白跑不說,第二天送去還被指責,怪我們沒及時送達;有的快遞還沒抵甬,就不停打電話催問,影響我們正常工作。”小張曾遇到一個女客戶,“把快遞放桌上,她嫌弄臟桌子,放地上,她又嫌弄臟快遞。”他說,如果被客人投訴,一次罰款50元。即使他們沒錯,事后仍不得不給客人道歉。
不過,小張是個快樂的快遞員。他一直把公司稱為家。“公司對我們很好,吃住電話費全包,社保也有。”小張每月工資是1500元底薪加收快遞的提成,靠自己努力,他每月收入有三四千元。
小張很欣慰,多數客戶理解他的辛苦,“40%的客戶還會說‘你好,謝謝,辛苦了’。雖然這是我應該做的,但客戶一句話,讓我很舒心。”
小張做這行收獲最大的,是學到了很多知識。“客戶委托我們寄快遞時,會交代貨物的注意事項。我也借此了解到各行各業一些產品的最新信息,開拓了眼界。”
夏日夢想 人生走進“春天里”
其實,小張是名大專畢業生,學的是計算機室內裝潢設計。雖然沒做設計師有點遺憾,但他不后悔做快遞員。
小張最大的心愿,是期盼客戶能更理解快遞員,配合他們的工作,哪怕再苦再累都不怕,“要是收入能再高點就更好了。”
不過,小伙并不甘于此。他說,快遞員主要還是體力活,吃“青春飯”,技術含量不高。對于人生,小張有自己的規劃:“我要在寧波扎根,以后想找個有發展前景的技術行業好好打拼。”他希望未來能像汪峰所唱,有“24小時熱水的家”,有“可愛的小公主”,人生走進“春天里”。(本文來源:寧波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