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解的“綠色通道”
2011-7-10 13:2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一段時期以來,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持續上漲,蔬菜價格也一路“水漲船高”。有的媒體報道稱,蔬菜價格之所以上漲,與收費公路“收費高昂”不無關系。其實早在2008年,國務院辦公廳就發出通知,要求對運輸鮮活農產品的車輛一律免收路橋通行費。
“綠色通道”政策實施多年后仍然被誤解,令人遺憾。北京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相關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家實行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以來,通行費已經不再是鮮活農產品運輸成本的一部分,收費公路不應成為鮮活農產品漲價的“罪魁禍首”之一。
被誤解,只是“綠色通道”政策面臨的困惑之一,這一政策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令人深思。
困惑一:通行費與蔬菜價格無關 卻仍被輿論“捆綁”指責
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最初是1995年為落實國務院提出的“菜藍子工程”而提出的。2004年國務院頒布的《收費公路管理條例》規定,對于整車合法裝載鮮活農產品的車輛,可以適當降低車輛通行費的收費標準或者免繳通行費。
2008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鮮活農產品運輸和銷售工作的通知》,要求對運輸鮮活農產品的車輛一律免收路橋通行費。2010年,交通運輸部、國家發改委聯合下發通知,從當年12月1日起,全國所有收費公路(含收費的獨立橋梁、隧道)全部納入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網絡范圍,對整車合法裝載運輸鮮活農產品車輛免收車輛通行費。
“綠色通道”政策得到了各地交通部門和高速公路經營管理公司的響應。據不完全統計,僅去年一年,全國“綠色通道”減免通行費已達120億元。
5月23日,記者來到中國最大的蔬菜集散地之一——山東省壽光市,登上了一輛由壽光開至北京新發地市場的蔬菜運輸車。車主告訴記者,30噸菜從壽光運至北京,運費為3000元,其中包括兩位司機共800元的工資。也就是說,每公斤菜從壽光到北京的運費為0.10元,對車主來說,即便是不賠錢,也掙不了多少。但是沒辦法,用他的話說就是“你不拉,總有人拉,現在的貨車太多了!
當日14時,運菜車從壽光出發,22時15分抵達北京新發地市場,共耗時8個多小時。全程唯一的一次收費是在駛出壽光農產品物流園大門的時候,這輛荷載32噸,實載30噸的運菜大貨車,繳了20元的出場費。沿途經過5個收費站,“綠色通道”全部予以放行,零收費、零罰款。偶有路政執法人員和交警詢問檢查,發現是運輸蔬菜的車輛后,也馬上揮手放行?梢哉f,沿途蔬菜運輸車基本不存在被亂罰款亂收費的現象。
司機李忠全告訴記者,這一路最大的成本就是汽油,差不多消耗了近1800元的油,車主本次的純利也就400元。因為純利較少,該車在將菜運至北京后,會轉道去內蒙古運煤或者運輸其他貨物。用司機的話說就是“不跑空車”,以平衡運菜純利低。
前不久,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對蔬菜運輸和價格問題進行了一次調研,選取的也是壽光到北京這條線。從壽光到北京零售終端,典型蔬菜零售價格基本在每公斤1.25元至3.95元,平均物流成本為每公斤0.17元,占4.3%至13.6%,且基本保持穩定。再分析物流成本的構成,從壽光到北京的分揀費、裝車費、車輛進場費、卸車費均攤到每公斤蔬菜為0.092元,而干線運輸費和城市配送費為0.075元,占物流成本的45.6%。如果不減免通行費,分攤到每公斤蔬菜上是0.008元。
困惑二:假冒鮮活農產品運輸車輛難查處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開通“綠色通道”后,假冒鮮活農產品運輸車輛泛濫,有些路段甚至占到日常通行量的39%,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為緩解車道暢通和加強檢查之間的矛盾,很多高速公路營運公司都專門增加了收費人員,有些收費站甚至實施了擴道。有的路段為打擊假冒鮮活農產品運輸車,甚至專門安裝了X光機,投入成本巨大。但假冒鮮活農產品運輸車輛逃繳通行費的現象還是愈來愈多,不僅給收費公路造成經濟損失,更影響了收費站點的管理秩序。
收費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綠色通道”車輛查驗存在技術困難。不少裝載非鮮活農產品的貨車在車門附近或四周裝載一些鮮活農產品企圖逃費。檢查時,如果僅是打開車門或四周的遮蓋物,工作人員看到的是鮮活農產品,只能按規定放行;如果全面檢查,延長了檢查時間,極易造成收費站的擁堵。有些收費站點本來就面積小、車流量大,也沒有條件全面檢查。還有部分集裝箱車輛利用假海關單進行偽裝以達到逃費目的。這些車輛的報關單或運載單上并無海關部門的蓋章,集裝箱門的鉛封也極不正規,但由于現場收費人員沒有核實真假的技術和設備,逃費者有了可乘之機。
此外,收費人員沒有執法權,查驗工作難以執行到位。據介紹,各高速公路營運公司沒有相關的執法權限,有關部門也沒有對假冒鮮活農產品運輸車輛處罰提供政策依據,這使很多車主認為能逃就逃一次,即使抓到了也只是補繳通行費而已,并無任何逃費成本。更有甚者,一些車主聯合起來同時通過收費站,一輛車堵住了,后面排著長長的隊伍,逼著收費站工作人員不得不放行。
“現在把‘綠色通道’檢查站設在收費站,保通的壓力非常大,尤其是省際和主線收費站,最好在服務區設立‘綠色通道’車輛檢查點,對符合要求的車輛檢查后發放證明,經過收費站時就無須再進行檢查!惫ぷ魅藛T對記者說。
困惑三:法規、政策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和關系
政策和法律是規范,同時也是一種平衡器,要平衡社會公眾、收費公路經營管理者、用路人等之間的關系,也要平衡政府和企業的關系?茖W的政策和法律是不讓各方出現對立與對抗,而是要實現各種關系的平衡。因此,政府部門在要求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同時,還要考慮對其合法權益的保護;在維護滿足社會公眾期望的同時,還要保證收費公路有序管理和健康發展。提供安全暢通高效的公路交通服務,這也是符合社會公眾利益需要的。
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徐麗告訴記者,《收費公路管理條例》第16條規定,“對在國家規定的綠色通道上運輸鮮活農產品的車輛,可以適當降低車輛通行費的收費標準或者免繳車輛通行費。”由于該條款使用的是“可以”而非“應當”,屬于倡導性條款,并不具有強制執行的法律效力。因此,除非政府與收費公路經營管理者在簽訂合同之初,已明確規定要對此類車輛減免通行費,否則基于信賴保護原則和維護政府公信力的基本要求,政府無權要求經營者減免收費。
交通運輸部管理干部學院張柱庭教授則認為,《行政許可法》雖然在第一款規定了信賴保護原則,但同時在第二款規定了情勢變更的制度,因此2010年12月1日起實施的“綠色通道”新政策是合法的。但他同時認為,《收費公路管理條例》中法定免費范圍不包括“綠色通道”的免費,“綠色通道”免費是在該條例中第16條有關收費標準的條款中規定的,因此應當考慮調整收費標準或者收費期限,按照《行政許可法》補償因變更許可給收費公路經營者造成的損失。
據了解,2010年12月1日新的“綠色通道”政策實施以來,河南全省日均免費車輛超過1.2萬輛次,免費金額超過430萬元,預計2011年免費額將突破16億元,達到年收費額的10%左右。
河南省交通運輸廳相關人員告訴記者,“綠色通道”免費政策將加劇高速公路企業的經營負擔,影響社會資金投資高速公路建設的積極性,相對其他交通運輸方式來說也有失公平。因此,他建議國家對“綠色通道”政策給收費公路帶來的影響進行認真研究和評估,對于影響較大的高速公路企業,一是由財政給予適當補貼,二是適當延長高速公路收費年限,三是對高速公路企業給予減免稅收的政策。但相關專家則認為,從目前情況看,補貼和減稅可能性不大,但隨著收費公路政策的完善,延長收費期限更具現實意義。
張柱庭還表示,“綠色通道”的免費政策在某種程度上的確造成了假冒鮮活農產品運輸車輛增加和收費糾紛增加,一旦因檢查和糾紛造成收費站道口堵塞,公眾意見很大;此外造成糾紛后報告公安部門處理時,許多公安機關反映依據的“法”不清晰,因此執行起來各地差異也很大,收費公路經營管理者則抱怨政策法律沒有保護其合法權益!妒召M公路管理條例》和《關于進一步完善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的緊急通知》在這些問題的處理上確實有瑕疵。
因此,張柱庭建議修改《收費公路管理條例》相關內容,派駐行政執法管理機構到收費公路經營管理單位;協調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制定適用刑事法律的司法解釋,就擾亂收費公路經營管理秩序的定罪量刑作出具體規定;協調公安部制定立案標準,就擾亂收費公路經營管理秩序的行為如何應用治安管理處罰法作出具體規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