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推進小商品出口聯網 將實現“綠色通關”
2011-6-7 13:3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記者從浙江電子口岸數據中心等單位獲悉,這些單位正在實施小商品出口聯網工作,每日有500戶左右商戶聯網,目前已完成2萬多戶,占總量的1/3以上。
義烏市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啟動之后,海關、檢驗檢疫局、外經貿局、電子口岸數據中心等單位從便利化和有效監管、建立新型貿易方式等主題入手,實施這項工作。“2007年海關總署出臺了為義烏量身定制的‘0139’政策。”義烏海關一名關員說,這項政策對義烏小商品出口實行“旅游購物”監管方式,解決長期存在的問題,并簡化歸類,促進了商品出口的快速增長,去年全市小商品出口達57.6萬只標箱。
但“0139”貿易方式在實際操作中的范圍界定欠清晰,導致這一方式被“濫用”。由于一些商人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淡薄,鉆政策的空子,制假售假,甚至內外聯手侵權,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義烏市場的聲譽。“從義烏市場長遠發展考慮,必須在貿易便利化基礎上加強出口規范化,建立信息化平臺。”這名關員說。
“一個特定的政策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覆蓋范圍,聯網的商戶就是享受優惠政策的一個圈子。”一位老商戶說,聯網這個辦法好,誰做了什么,都有據可查,能促進規范,對義烏市場發展有利。出口聯網把與小商品出口相關的市場商戶、外貿企業、運輸企業、貨代企業、報關企業、倉儲等全部鏈接起來,便于追根溯源,實現有效監控。
義烏海關關員稱,有形監管和無形監管結合,能促進更大的便利。聯網之后,他們將對“網內”商戶開放出口貨物通關的“綠色通道”,允許出口小商品自動預歸類,簡化報關手續,并實行“信任放行,抽查驗核”制度,優先處理,降低通關成本,還逐步推進人民幣直接交易,無需外匯核銷管理。
目前,外貿、運輸、貨代報關等企業備案工作也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多部門聯手打造的綜合平臺將逐漸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