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構建兩縱三橫運輸大通道 客運零距離換乘
2011-6-30 13:1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記者29日從省交通運輸廳獲悉,《福建省交通運輸“十二五”發展規劃》已于日前獲批。“十二五”期間,福建省交通規劃投資4000億元,相當于“十一五”規劃投資的3倍。
逐步實現客運“零距離換乘”
“規劃首次突出了綜合交通運輸概念,最核心的就是在加快公路水路發展的同時,有機銜接道路運輸、內河運輸、海洋運輸、民用航空、城市地鐵、出租汽車、城市公交等各種運輸方式,構建相輔相成、暢通高效的大交通運輸體系。”省交通運輸廳有關負責人介紹。
規劃提出,要加快構建“兩縱三橫”綜合運輸大通道,到2015年末,基本形成北京經福州至臺北、拉薩經湄州灣至臺中、昆明經廈門至高雄3條橫向通道。同時,實現各種運輸方式在通道內優化資源配置,推進公路與鐵路、軌道交通共用跨江、跨海通道,以及城際軌道和干線公路合理共用通道資源。
福建省將基本建成福州、廈門兩大國家綜合運輸樞紐,重點在福州、廈門、泉州、莆田、漳州、龍巖、平潭綜合試驗區、三明沙縣、武夷新區、寧德環三都澳等區域,建成集鐵路、公路、機場、城市公交、軌道交通、出租車等多種方式于一體的現代化大型綜合客運樞紐站,建設一批與主要港口、主要機場、鐵路樞紐相銜接的綜合貨運樞紐站場,多種交通工具緊密銜接,逐步實現客運“零距離換乘”、貨運“無縫銜接”。
福州港邁向億噸大港
根據規劃,福建省還將全面推進廈門、福州、湄洲灣三大港口整合發展,徹底改變過去沿海港口發展散、雜、弱的格局。加快三都澳、羅源灣、湄洲灣、古雷30萬噸級深水航道和廈門港、福州港江陰、福清灣、平潭10萬噸級深水航道建設,提高航道等級和通航能力,滿足世界最大散貨船舶和集裝箱船舶通航需要,實現大型貨船、集裝箱船全天候進出港。
到2015年末,預計全省沿海港口通過能力達到5.5億噸,比“十一五”末增加2.3億噸,沿海港口深水泊位約200個,占泊位比例40%。將福州港打造成為億噸大港,建成以集裝箱和大宗散雜貨運輸相協調的國際航運樞紐港。
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5000公里
到2015年末,全省公路網通車總里程將超過10萬公里,比“十一五”末新增15000公里。
到2015年末,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將突破5000公里,基本建成“三縱八橫”主骨架,與周邊省份進出口通道基本貫通,高速公路通縣級行政中心比例達到100%,比“十一五”末提高23個百分點。
普通國省道規劃建設里程約4500公里,實現鎮鎮有干線,力爭實現縣縣有國道;同時規劃建設城際快速通道400公里,全面改善城市進出口道路;規劃建設綜合運輸樞紐接線公路里程1100多公里,實現高等級公路連接機場、火車站、重要港區等大型客貨流集散地。農村公路規劃建設里程超過2萬公里,重點提升改造連接衛星城鎮、工業園區、重要旅游景區和重要漁港的縣鄉道,實現全省建制村100%通水泥路,基本實現300人以上較大自然村通水泥路。
縣市1.5小時內享受航空服務
福建省將全面完成5個既有機場擴能工程,同時規劃建設福州機場二期等工程。預計到2015年末,逐步實現各設區市均有1座機場,縣市在1.5小時車程內即可享受航空服務。
此外,在公路客運裝備水平方面,加快農村客運發展,規劃建設農村客運站100個、港灣式停靠站200個,到2015年末,全省農村客運站點達到700個,實現全省建制村100%通客車(船),比“十一五”末提高10個百分點。
大力推進“公交優先”方面,到2015年末,全省城市公交汽車將達到1.5萬輛,其中福州和廈門城市公交出行分擔率分別達到28%和40%,萬人公交車輛擁有量分別達到17、22標臺以上。(常詩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