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材料專家”需求驟增
2011-6-28 12:2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香港公約》正式實施的前后幾年,“有害材料專家”的需求將出現一個高潮,因為,屆時該公約將影響約5萬艘新船和營運船舶。 記者 芮 雪
5 月底,勞氏旗下的高級培訓部門GL Academy在上海舉辦了一次為期4天的“有害材料專家”培訓。作為GL Academy為此次培訓所指定的講師之一格拉曼(Gramann)對記者表示:“《香港公約》的生效時間可能會比預期提前。而且,鑒于該公約將影響約5萬艘新船和營運船舶,相關的認證服務甚至“有害材料專家”的供給顯然會出現一個瓶頸。”
因此,人們無法不關注到這個目前還沒有太多“聲望”的“有害材料專家”領域。因為,隨著越來越多的船東開始遵循《香港公約》或著手進行準備工作,市場對”有害材料專家”的需求正在不斷增加。
“有害材料專家”培訓的最后一天,記者跟隨國內首批該領域的“學員”實踐了一天課程。據了解,這些學員大多來自船舶檢驗、船舶咨詢服務、材料供應等領域,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船舶、化學分析等領域的專業知識。據GL Academy負責此項工作的人士介紹,“有害材料專家”的專業性要求確實很高,并且需要涉及幾個不同的領域,包括對船舶本身、所用材料、材料的化學分析乃至整個供應鏈的各個環節都要熟知。
為何一個看似簡單的“職業”卻需要如此全方位的知識?原因在于有害材料清單(IHM)。
據了解,《香港公約》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已獲IMO成員國通過IHM。《香港公約》生效后,全球所有500總噸及以上的新造船和營運船舶都必須隨船攜帶IHM。 “石棉、多氯聯苯、消耗臭氧層物質和三丁基錫等物質會使拆船復雜化,這就是每艘新船都必須有已認證的IHM才能投入運行的原因。” GL Academy負責此項工作的人士表示,“這需要‘有害材料專家’代表船東進行信息評估、上船目視檢查和取樣,然后編制IHM。”
格拉曼具體介紹到,新造船舶由船廠根據供應商提供的信息準備IHM。營運船舶則由船東負責準備IHM。
“新造船方面,因為新船主要是船廠組織向供應商購買材料等,船廠需要做的應該是在供應鏈管理上的不斷加強” 格拉曼表示。例如,供應商在向船廠提供材料時首先要提交一份蓋有公司章的自我聲明,表明材料里不含有害物質等,而船廠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供應商將此寫到合同中變成一種義務性的東西。
格拉曼提醒記者,IMO于2009年6月5日對SOLAS公約就石棉在船上的使用作了修訂, 要求自今年1月1日起,所有船舶禁止新裝含有石棉的材料。
據了解,石棉(天然纖維狀硅酸鹽類礦物質的總稱),大致可以分為6個種類:溫石棉/白石棉、青石棉/藍石棉、鐵石棉(鐵閃石/棕石棉/鎂鐵閃石/鐵門石)、直閃石石棉、透閃石石棉、陽起石石棉。“但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溫石棉在中國國內并沒有完全禁止,也就是說廠家可以提供溫石棉或含溫石棉的產品給船廠。因此需要中國的船廠特別注意,任何含有溫石棉的產品絕對不能裝上船。因為在其他國家或港口,一旦溫石棉的成分被發現,扣船的損失絕對不容小覷。”
另外,在營運船舶方面。GL Academy負責此項工作的人士介紹:“可能在造船的時候還沒有要求對這些有害物質的評估等,但該船舶總有一天要拆解,因此我們需要非常清楚的知道這些有害物質在哪里,也就是為營運船舶補做IHM,以便為將來拆船做準備。而這部分也是由“有害材料專家”負責的,他們往往需要上船進行產品的采樣后,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判斷出船上的有害物在哪里,有多少量。”
當然,不管是新造船還是營運船舶,對溫石棉的檢測只是IHM中的一項,而僅這一項就需要專家對船舶、化學、供應鏈乃至法律法規等多個方面有所涉獵,看來,一個“有害材料專家”的煉成確實不易。
但這也并不是高不可攀。據GL Academy負責此項工作的人士介紹,除需要了解《香港公約》有關規定外,培訓參加者還有機會親手完成一些重要的實踐工作,如資料準備、目視取樣及檢查計劃的制定、登船取樣、實驗室工作、分析結果的計算等。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之后,通過考試便可取得全球認可的相應資質。“但這可以說只是成為‘有害材料專家’的第一步,今后仍需經過實踐和驗證過程,才能成就一個合格的人才。”
“并且,我認為在《香港公約》正式實施的前后幾年,‘有害材料專家’的需求將出現一個高潮。之后隨著人們對環保的越來越重視,‘有害材料專家’可以向各個領域延伸,市場潛力巨大。”格拉曼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