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札公路為札達百姓生活“提速”
2011-6-27 19:4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遇到26歲女孩次仁潘多時,她正在家門口查收快遞。幾天前她在網上買了一條裙子,快遞如期到達。“以前去阿里地區要三天三夜,一年只能買一兩次衣服,現在只需3個小時,快遞公司就能將要買的東西送到家門口了。”潘多一邊向記者展示著新裙子,一邊說現在縣里幾乎家家安裝了互聯網,很多女孩子都在網絡上購物。
6月23日,采訪團一行從阿里噶爾縣沿著219國道駛入巴札公路,驅車前往札達縣,300公里的路程,三個多小時即抵達。潘多的裙子正是沿著這條路被送到家門口的。
于2009年5月開工建設的巴札公路是通往阿里西部邊境地區的重要公路之一,也是219國道的一條重要支線,該公路起點位于219國道的巴爾兵站,終點至札達縣古格王朝遺址,全長134公里,工程設計標準為四級公路,項目投資概算為5.05億元,目前只有個別路段還在修建,全線即將完工。
途徑施工路段,工人們正在加緊工程建設。在高原地區建公路,惡劣的氣候環境致使施工期只能為每年氣候稍好的4月至9月,而由于施工點離村莊距離遠,工人們只能搭帳篷露宿路邊。工人中不乏女性的身影,29歲的德吉負責統計工地運輸建材的車輛,每天90元的工資她很滿意,“我家在日喀則,和大家一樣住工地,沒什么困難,等工期完了我就回家放牧。”一直跟隨巴札公路施工建設,德吉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
正是工人們加班加點地趕工,才使得潘多的裙子能夠快速地送達。而公路的開通,不僅方便了購物,更為札達縣百姓的生活帶來了巨變。
札達縣還沒有學校時,孩子們要長途跋涉去阿里地區上學,時常發生學生走丟或者因路途遠而輟學的情況。如今,路通了,一批批大學本科畢業的教師陸續來到這里,札達縣五鄉一鎮均設立了幼兒園、小學、中學。據統計,2009年,札達縣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了98.8%,而考上大學走出大山的學生比例也在逐年增高。
此外,巴札公路的開通還推動了札達縣經濟的發展。札達縣托林鎮地理位置優越,適宜植物生長,2003年,全國婦聯瞄準札達縣蔬菜市場供應緊缺現象,投資15萬元搭建了兩個蔬菜溫室大棚,由此拉開了托林鎮蔬菜溫室大棚種植的大幕。現如今的札達縣托林鎮無公害蔬菜基地是全國“三八綠色工程”示范基地,札達縣財政局、農業局及河北省援藏項目共300多萬元的資金支持,已幫助基地搭建了64個大棚,種植30多個品種的蔬菜、水果。
“以前吃西瓜是件奢侈事兒!”30歲的次仁羅布在承包的大棚前甜甜地吃著自己種的西瓜。他承包了7個溫室大棚,扣除一年共6400元的承租費用,短短三個月,已收入1.5萬元。嘗到甜頭的次仁羅布表示還想再承包幾個大棚。
通過蔬菜大棚和公路運輸,札達縣百姓不僅夏天吃上了自己種的特色水果,冬天也能吃到反季節蔬菜。承包戶除了自家吃還送到阿里地區市場售賣,每年能帶來幾萬元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