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領航 打造西部內陸型經濟特區
2011-6-27 3:3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阿工業集中發展區成為災后重建的產業集群基地
成阿工業集中發展區是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指導下,在廣東省、江西省、湖南省、吉林等6省的大力支持下,為了恢復四川阿壩州5.12災后產業重建而確立的工業集中發展區,是成都市人民政府和阿壩州人民政府兩地傾力打造的災后重建項目。面積達11.4平方公里。國家“十二五”規劃中,中央政府明確表示了對中西部企業的發展壯大給予有力的支持,眾多工業產業門類的中小企業直接受益,發展速度空前。加之成渝經濟圈的政策支持,大西南的工業產業前景看好。成阿工業發展區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確立的省級產業園區,現正努力申報國家級園區。
由于這里是災后重建、經濟發展、企業升級、品牌展示、政府稅收的重要產業基地,因此擁有諸多政策優勢,例如推出了具有優勢的金融信貸、稅收、土地和用電價格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全面支持園區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工業生產的跨越式發展。
區位優勢明顯,半小時經濟圈連通世界經濟體
目前成都的工業產業布局是以“一區一主業”定位,形成集中、集群、集約之勢,產業圈層外移化十分明顯,第三圈層已成為工業產業的核心發展區。隨著中心城市總體規劃,產業圈層的不斷外遷,眾多中小型企業也將面臨外遷的結局,標準工業廠房的需求市場逐漸擴容。成阿工業發展區浩旺產業園位于距成都市區僅45公里的金堂縣,其交通、物流環境在整個西部數一數二。達成鐵路、成渝高鐵從園區內經過,并設有客、貨運站點,距正在勘測選址成都第二機場不到6公里,僅約8分鐘車程,路網四通八達,周邊匯集了中國西部鐵路運輸中心、亞洲最大的中國國際集裝箱物流中心、青白江物流園區等多個物流中心,距亞洲最大的集裝箱編組站僅26公里,企業物流經營成本銳減。從整個園區的規模、規劃、交通、區位優勢明顯,是成都未來高規格、標準化的大型工業園區,其軟件和硬件相對目前四川已有的工業園具有各方面的優勢,它將連通成都半小時經濟圈,是成都產業升級與沿海產業轉移的承接地。
巨資打造中國西部中小企業產業園區
成阿工業集中發展區浩旺產業園打造了三大產業集群,包括有浩旺機電·新材料產業園、浩旺·恒運科技產業園、浩旺·節能環保產業園,將形成“三園、兩區、一中心”的態勢,產業定位主要有高新科技、有色金屬深加工、輕工機械、食品、醫藥、節能環保等。其標準廠房均借鑒國際國內一流的規劃理念,集研發、銷售、辦公、工業生產、居住功能為一體打造的有滿足現代企業綜合生產功能的第五代工業綜合體,并以高標準、專業化、生態化、景觀化的指導思想全力打造9.3米超高廠房,實為罕見。廠房面積從1200—50000平方米的標準廠房個性化設計,滿足中小企業的不同需求。10分鐘生活圈,更是凸顯了配套優勢。此外,雙證在手、獲獨立產權,投資價值不可估量。
優勢資源打造西南經濟特區
成阿工業集中發展區是災后重建重大項目,也是全省唯一的地震災后異地產業重建園區。園區選址金堂縣淮口鎮,距成都市區45公里,規劃面積11.4平方公里,金堂淮口具有多種資源優勢,一是電力資源耗能低,工業園工業用電只有0.48元/度,強力縮減生產成本。二是享受災后少數民族地區的稅收政策,國家政策與政府政策聯合扶持,為企業發展解決后顧無憂。三是金堂富余勞動力多,企業人力資源成本直線降低。四是物流成本低,工業園內設有火車站點,周邊有成都第二飛機場,以及亞洲最大的物流貨運站,低成本外連通過高速與各主要高速路相連,出貨容易,物流成本非常低。五是園區產業鏈完善,產業配套近在咫尺,投資環境非常優越。
園區擁有良好的產業對接優勢,并首先以鋁、鋰、磁瓦、硅的深加工等新材料為主導產業,重點培養本地龍頭企業,為成都地區的汽車、電子信息等產業配套;其次對接東部援建6省市產業轉移,吸引出口轉內銷的產業落地;并且發揮了園區所擁有的天然氣資源優勢,發展特色資源化工等產業,創造園區新的經濟增長點。把園區打造成為內陸型的經濟特區。
投資環境無可比擬
國家相關部門已經將成渝經濟帶的發展規劃寫入了“十二五”規劃,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都給予了進入成渝經濟帶發展的企業以相關的優惠政策,扶持力度比較大,意在快速形成優勢互補和產業合作,加速經濟的一體化發展。金堂位于成渝經濟圈的心腹地帶,成為成都市打造成渝經濟區的橋頭堡,大環境無可比擬。
浩旺產業園地處金堂腹地,據天時地利人和之勢,不僅能享受政府的優惠政策,還能享受少數民族地區的政策,企業生產成本強力縮減,使中小企業能更從容地在成渝經濟帶上創造更多價值,收獲更多財富。(張波)
決策層聲音
產業園區正成為工業經濟的主載體,正成為轉變發展方式的著力點,正成為承接產業轉移的大平臺,正成為城市發展的新組團,正成為改進服務、提升效能的示范區。國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為我省推進產業園區擴區升級提供了重大機遇,要加強與國家有關部委的協調對接、爭取支持,把一批省級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要瞄準西部大開發支持的重點領域,大力支持成長型特色產業園區加快發展。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產業園區發展的總體要求是,積極發展,擴區建園,提高辦園水平。要圍繞這個總體要求,進一步加大產業園區發展力度。要主動適應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工業化城鎮化加快發展的進程,繼續實施“1525”重點園區培育工程,加快培育一批國家級開發區,發展壯大省級開發區,把園區建設成為承接產業轉移的示范區和對外開放的重要載體,建設成為城市發展的新組團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摘自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奇葆2010年7月28日在全省產業園區工作會上的講話
加快產業園區發展是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培育新競爭優勢的迫切需要,面對內外環境出現的新變化、新機遇,特別是要著眼于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帶來的時空條件變化,看清方向、找準定位,優化完善園區發展規劃;要從產業集群、基礎設施、配套服務、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等方面,最大限度降低園區企業生產成本、營銷成本和信息成本,發揮比較優勢,發揮科技支撐作用,提升園區綜合競爭力;要推動園區可持續發展,特別要在節約集約利用土地、提高投資強度等方面下功夫,采取切實措施,促進資源節約利用、綜合利用、循環利用和低碳利用;要創新投融資體制,既要引入好的項目,又要通過市場化辦法,多渠道籌集資金,努力緩解園區建設資金短缺問題;要細化落實主體責任,形成條塊結合、塊塊協作的整體合力。
摘自省委副書記、省長蔣巨峰2010年7月28日在全省產業園區工作會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