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開始沖刺
2011-6-16 12:4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00年,西部大開發戰略正式啟動。10年過去了,西部地區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按照西部大開發總體規劃,在初期階段基礎設施改善、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制度建設成就的基礎上,從2011年開始,西部大開發將進入沖刺階段。
“我們看到,這些年,西部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成就巨大,但與東部地區相比仍然差距明顯,基礎設施對發展的瓶頸制約仍然存在,與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仍不適應。深入貫徹落實西部大開發戰略,需要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繼續放在優先地位,作為全局性、戰略性、關鍵性問題,集中力量,重點推進。”5月12日,交通運輸部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召開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交通運輸工作會議,來自西部地區12個省市區和新疆建設兵團、吉林省延邊州等地交通運輸部門的150多名交通從業人員,就未來十年,西部地區交通發展的重點、走向等問題,進行了討論協商。李盛霖出席會議,在會議上,他對當前基礎設施在西部地區的地位作出了上述評論。
會議在總結西部大開發前十年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成就和經驗的基礎上,公布了《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這是未來十年,西部交通運輸發展的綱領性文件,也是西部地區交通文/本刊記者 侯寧生運輸發展的一張藍圖。在這份藍圖中,我們看到了今后十年,西部地區公路交通發展的脈絡。
總體目標:到2020年,公路水路基礎設施更加完善,運輸服務水平顯著提升,交通科技現代化水平大幅提高,“兩型”交通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交通安全和應急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初步建成連通內外、通江達海的公路水路干線網絡,形成聯結城鄉、覆蓋村鎮的運輸服務體系,實現西部地區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發展新的跨越,適應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李盛霖在《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推動西部交通運輸發展再上新水平》講話中,提出了今后十年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交通運輸發展的總體目標。而提及具體做法時,他談到了用五個堅持推進五化,涉及五個關鍵詞。
網絡化
堅持適度超前,推進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化。按照“完善公路路網、發揮水運優勢、建設綜合樞紐、強化養護管理”的總體思路,更加注重提升西部地區交通運輸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能力,著力強化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
便捷化
堅持民生為先,推進交通運輸服務便捷化。以構建綜合運輸體系為導向,更加注重各種運輸方式合理布局、銜接順暢,著力提升交通運輸服務的效率和水平。
信息化
堅持科技引領,推進交通運輸管理服務信息化。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交通運輸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更加注重交通運輸管理效能和服務效率,著力推進交通運輸科技進步和信息化建設。
集約化
堅持轉型升級,推進交通運輸增長方式集約化。貫徹建設山川秀美的西部地區的要求,更加注重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和資源集約節約利用,著力構建綠色交通運輸體系。
長效化
堅持以人為本,推進安全應急保障長效化。著眼于保障人民群眾出行安全、國家經濟安全和國防安全的需要,更加注重“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社會和諧,著力提高交通安全與應急保障能力。
未來十年,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發展要著力實現“五大任務”。
即:更加注重提升西部地區交通運輸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能力,著力強化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更加注重各種運輸方式合理布局、運轉銜接,著力提升交通運輸服務的效率及水平;更加注重交通運輸發展質量和運輸效率, 著力推進交通科技進步和信息化建設;更加注重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和資源集約節約利用,著力構建綠色交通運輸體系;更加注重“以人為本”、“安全第一”與和諧社會,著力提高安全與應急保障能力。
在《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提及的未來十年重點任務中,公路領域提及更多的還是建設和養護。可以看出未來十年,西部地區的公路建設任務依然繁重,合理化布局,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成為一個無法回避的話題。
西部開發重點建設公路,包括“八縱八橫”骨架公路、重點經濟區干線公路、國際運輸通道、老少邊窮及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連接線等四個層次。圍繞“西部開發重點公路”,將著力推進國家確定的“五橫四縱四出境”綜合運輸通道建設,加快構建西部地區干線公路網絡。其中,“八縱八橫”16條公路大通道建設將加快推進,盡快形成橫聯東西、縱貫南北、通江達海、連接周邊國家的西部骨架公路網絡;包括成渝、關中—天水、廣西北部灣等重點經濟區內部及周邊區域之間的53條干線公路建設將加強,以此提高重點經濟區的聚集和輻射能力,支撐西部地區經濟增長極、增長帶、增長點的形成與完善,推動西部城市群、城鎮帶的建設與發展;在加快推進“八縱八橫”骨架公路中對外公路通道建設的同時,加強“西部開發重點公路”中其他18條“國際公路運輸通道”建設,進一步暢通西部地區與周邊國家之間的國際公路運輸通道;在老少邊窮地區特別是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的交通建設方面,重點提高南疆地區、青藏高原東緣地區、武陵山區、烏蒙山區、滇西邊境地區、秦巴山-六盤山區等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以及西藏、新疆、內蒙古、廣西、寧夏等民族地區干線公路網整體服務水平,加強14條扶貧干線公路建設,加大對老少邊窮地區交通建設的扶持力度。
國道、省道改造,優化完善西部地區國道,省道公路布局,全面提升國道、省道的路況水平、通行能力,安全水平、防災能力以及綜合服務能力。優化省際和地區間的等級匹配,重點升級改造二級以下路段,合理發展一級公路,消滅等外路和砂石路。重點推進國道網建設,增強國道對縣級及以上行政節點的連接和覆蓋。重點加強相對滯后國道的升級改造以及制約國道網綜合效益發揮的瓶頸路段建設。加強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公路建設。
農村公路建設,進一步加大農村公路建設投入力度,重點推進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建設。完善農村公路基礎設施,著力解決農村公路結構物不完善、防護設施不足等問題,提高農村公路的抗災能力和安全水平。
專項公路建設,加強國邊防公路和后勤通道建設,逐步行成比較完善的戰役及后勤保障公路網絡。確保進藏、進疆公路通道順暢。重點建設內蒙古北部、新疆、西藏中東部、云南和廣西邊防公路。重點加強能源、旅游等資源開發公路建設。進一步加強紅色旅游公路建設,推動紅色旅游持續健康發展。
除了建設任務外,在養護管理方面尋求突破也將是西部接下來十年的主攻方向,如何提高道路的使用壽命、干線公路服務區等附屬設施的建設以及體制創新等問題還需要西部公路人發揮聰明才智來破解。
在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養護管理方面,規劃提出要不斷提高科學養護水平,切實延長交通基礎設施使用壽命、提高交通基礎設施服務水平,增強抗災保通能力。在國省道改造中,推進建、養、運、管一體化模式,著力加強干線公路服務區、標志表現及出行信息系統等配套設施建設,全面提升干線公路網養護管理水平;建立健全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機制,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落實農村公路養護責任主體,建立農村公路養護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