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本市戶籍不再辦貨運資格證”做法值得商榷
2011-6-15 23:2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據《哈爾濱日報》報道,從5月24日起,哈爾濱市交通運輸局加大了對貨運車輛的整治力度:不再為本市戶籍以外的駕駛人辦理貨運資格證,對未安裝封閉設施的殘土運輸車輛一律不予辦理營運證件。
同時,哈爾濱市將研究成立殘土車行業協會,對非本市戶口及個體殘土運輸車輛實施行業自律管理。那些屢次違法違規和發生重特大交通責任事故的駕駛員,將一律取消貨運從業資格,并被列入行業“黑名單”。
此外,哈爾濱市還將加大對全市貨運站(場)的監管力度,嚴禁超限超載車輛出站,堅決打擊和取締貨物配載業戶超載配貨等違法違規行為。對于存在問題的貨運站(場),相關部門將責令其限期整改,規定時限內完不成整改的,將被停業整頓。
點評: “非本市戶籍不再辦貨運資格證”,這種 “限制外地人”的思路似曾相識。今年年初,北京為了緩解交通擁堵,出臺規定限制外地人購車,引發了不小的爭議。如今哈爾濱限制外地人辦理貨運資格證的做法,同樣值得商榷。
哈爾濱出臺措施背后,或許有其不得已的原因,例如大貨車給城市通行帶來壓力、瘋狂大貨車交通事故頻發威脅社會安全等等,都使其決定要加緊對貨運車輛的控制。然而,我們還是要追問一句:對于跨省運輸、異地經營越來越普遍的公路運輸業,以戶籍來限制貨運資格證發放,是為了維護安全,還是為了平添不必要的 “門檻”?
目前國內公路貨運市場的確有許多不規范的地方,尤其是一些個體貨運車輛在超限超載、安全行駛等方面都亟待改善和提升,這是不爭的事實。但單一靠高壓管理,并不足以改善目前狀況。況且,這種限制貨運資格證發放的做法,并不能從源頭上預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反而可能會催生地下交易市場,使本就不規范的市場變得更加復雜。
就在哈爾濱出臺新規的同時,廣西南寧市也有措施出臺,思路卻與其有所不同。南寧交警表示,未來將落實 “建立客貨運機動車和駕駛人數據庫、嚴格客貨運駕駛人實際道路考試”等10個方面的工作措施,對長期在南寧從事客貨運輸的異地機動車和駕駛人,不是人為設立 “門檻”進行限制,而是將其納入本地客貨運機動車和駕駛人的日常教育管理,并與機動車登記地或駕駛證核發地公安交管部門建立信息通報、轉遞和查處機制。
南寧的做法,或許可以給哈爾濱方面一些啟示。預防道路交通事故,需要對機動車和駕駛人進行管理,但這種管理更需系統和科學。(林振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