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破千年“蜀道難”西部樞紐打造“8小時交通圈”
2011-6-14 12:1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2007年底,省委九屆四次全會上,四川作出了建設西部綜合交通樞紐的重大決策,要變全國路網的“西部終端”為“西部中樞”,形成成都至全國主要城市的8小時交通圈。
◎ 過去60年,四川建了 2986公里鐵路,地震后到2010年底,開工在建的鐵路就有3300多公里,今后5年四川鐵路通車里程還將翻一番。
◎2011年初的省“兩會”上,宣布的消息讓人振奮: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取得歷史突破性成就,基本奠定骨干框架。
5月23日,廣陜高速通車。這條沿古蜀道遺址布局的高速公路,是我省北向出川第一條高速公路,成都至西安、至北京由此全程高速。今年和明年,達陜高速和廣甘高速也將竣工通車,北向高速出川將實現“三箭齊發”。
新中國成立尤其是省委九屆四次全會以來,四川奮力推進交通建設,用自古傳承的堅韌精神以及現代科技突破“蜀道難”,基本建成了西部綜合交通樞紐骨干框架,推動了四川經濟社會加快發展。
變“西部終端”為“西部中樞”破“蜀道難”亮出最大手筆
從空中俯瞰四川,不沿邊、不靠海,盆周全是崇山峻嶺。歷史上,四川最大的困難就是交通,偉大詩人李白的千古慨嘆“蜀道難,難于上青天”流傳至今。
千百年來,為打通對外聯系,川人開山劈石、前赴后繼,付出了巨大努力和犧牲。成渝鐵路是新中國興建的第一條鐵路,1970年通車的成昆鐵路,付出了1公里犧牲1個人的巨大代價。到2007年,四川各種交通運輸總線路超過20萬公里。
但總體來看,四川交通基礎差、道路不暢、運輸成本高、運力緊張——“蜀道難”已由古時的行路難、人員交往難,演繹成現代四川的工業運輸難、要素流動難,交通成為制約四川社會經濟加快發展的最大瓶頸。
四川與7個省區市接壤,是云貴藏青甘等省區經濟發展的重要依托,在全國戰略格局中具有突出位置,要加快自身發展,帶動區域發展,“蜀道難”的交通瓶頸就必須破除。
2007年底,省委九屆四次全會上,四川作出了建設西部綜合交通樞紐的重大決策,不僅要變“蜀道難”為“蜀道通”,而且要變全國路網的“西部終端”為“西部中樞”,變“內陸盆地”為“西部門戶”,變“四川自用”為“東中西部共用”,形成成都至全國主要城市的8小時交通圈。
四川,亮出了史上破“蜀道難”的最大手筆!
咬定青山不放松 穿越最大災難 取得巨大成就
樞紐建設開局不凡:2008年1月10日,四川與鐵道部簽署加快鐵路建設的部省紀要,將擬新建的6條鐵路納入全國鐵路網中長期規劃調整方案。
但好事多磨:2008年5月12日,千年不遇的汶川特大地震發生了。在抗擊汶川特大地震和加快災后重建的過程中,四川對交通“生命線”的重要作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交通項目既是重建項目,也是發展項目,必須加快建成高速、大容量的外通道和內部交通網絡,成為全省上下的共識。
2008年5月28日,震后第16天,確定建設成灌高鐵,并在16個月內提前建成,成為部省合作典范。2008年年底,成都東站、成綿樂客專、成都雙流二跑道開建,2009年年初,成蘭鐵路開建……
一條條帶動性強、事關發展大局的鐵路、高速公路大動脈陸續開建,全省交通處在歷史上開工項目最多、在建里程最長、投資規模最大的時期,樞紐建設形成會戰態勢,鐵路和高速公路雙雙出現“在建里程超過通車里程”的建設高峰。
2010年,四川在建鐵路達到25條,線路總里程3300公里——在建鐵路里程比現有通車里程多300多公里。過去60年,四川建了2986公里鐵路,地震后到2010年底,開工在建的鐵路就有3300多公里,今后5年四川鐵路通車里程還將翻一番,與周邊的所有省區市聯通,包括青海、甘肅等,到新疆方向的就有3條。
2010年6月,四川高速公路在建項目達到34個,總里程3590公里,居全國第一位,在建里程超過現有通車里程1300多公里。2010年9月底,成都地鐵作為中西部地區第一條地鐵投入營運,年底,成都雙流國際機場二跑道投入使用,當年客流超過2500萬人次,全國機場排名上升到第五,名列中西部第一。
2011年年初的省“兩會”上,宣布的消息讓人振奮: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取得歷史突破性成就,基本奠定骨干框架。
面對最大的自然災害和歷史傷痛,四川人咬定青山不放松,傳承古蜀的堅韌精神,運用現代科技,取得了破“蜀道難“的最大成就!
350公里時速飆出川 “蜀道通”在我們這一代實現
2011年1月11日15時40分,成都至北京首列動臥從成都開出,最高時速達250公里。這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出川“腳步”的新紀錄。
但250公里的時速只是起點,出川“腳步”時速將最終提升至350公里。
這是因為,自2010年12月26日成都至貴陽鐵路建設開工后,四川出川鐵路大通道成渝、成貴、成西客專均已實現開工建設,這些都是時速350公里的高鐵。根據建設日程安排,這些鐵路均在2015年前后建成投入。屆時,成都至北京、廣州、上海均為全程高鐵,西部交通樞紐成都至全國的8小時交通圈夢想將成為現實。
“十二五”期間,我省還將形成18條出川高速公路,四川人出川的步伐,將更從容和自信,破千年“蜀道難”夙愿,將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實現!
樞紐是基礎、是先導。大手筆的樞紐建設,把四川從“西部終端”變成“西部樞紐”,四川由此站在了承接世界、中國東部產業轉移的區位前沿,近年來,世界500強英特爾三次增資成都,世界500強企業有170多家落戶四川,四川擁有的國家A級第三方物流企業數量躍居中西部第一!
跨越千山萬水的西部樞紐建設,必將奠定四川百年發展基礎,全面加快推動四川社會經濟發展。
決戰決勝
西部綜合交通樞紐
高位求進,加快發展。在過去的基礎上,四川將繼續給力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十二五”期間,四川將基本建成西部綜合交通樞紐,成都至全國八小時交通圈基本實現。
一個讓人振奮的藍圖:四川將加快客運專線、快速鐵路、高速公路和高等級航道建設,積極融入國家快速鐵路網和高速公路網,形成暢通周邊省市,通達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北部灣等經濟區的快捷運輸通道。把成都建成西部最大的國家級綜合交通樞紐。
鐵路方面,五年將新增鐵路運營里程2700公里以上,運營總里程將達到6250公里,形成11條進出川鐵路大通道。成貴、成渝、成西均為時速350公里的出川高鐵大通道。
公路方面,五年將新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3700公里,通車總里程達到6350公里,形成18條高速公路進出川大通道。2011、2012、2013三年,四川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將以每年上一個千公里級臺階躍升。
航空方面,全省通航機場達到14個,全省機場直接通航城市108個,航線150條。在國家近日公布的《成渝經濟區規劃》和《“十二五”交通運輸規劃》中,成都第二機場建設均名列其中,成為了國家戰略。
目前,四川公路通車里程達到了26.6萬公里,名列全國第一。未來,四川將完善省內交通網絡,實現進出川運輸大通道與樞紐和節點城市的緊密連接。“十二五”期間,四川公路通車里程將超過35萬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