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系統優化方案
2011-6-12 1:5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生活垃圾處理現狀(以上海市為例)
生活垃圾物流具有自有特性,總量變化明顯。
生活垃圾由于自身的特性:區域不同、周期不同、處置方式不同,所以生活垃圾物流業也有別于通常意義上的物流。
區域不同
從上海市各個區縣的年產生活垃圾數據分析,各個區縣的生活垃圾產量存在很大差距。2007 -
年,浦東新區生活垃圾的產量最高,達到120萬噸,產量最小的崇民縣為9.5萬噸。前者是后者的12倍之多。
周期不同
生活垃圾的產生量大到每個季節、小到每個星期,產量的分布都不均勻。
各個季節的生活垃圾產生量不同,每年的夏天6-8月的產生量最大,冬天11-2月的產生量相對比較少。較少的月和較多的月相比,要相差30%的量。針對生活垃圾數量的不同變化,需要有匹配的物流調度模式來進行處理。
每個星期來說,周末的生活垃圾日常量相對周二到周三的日產量要多。
生活垃圾的產量不均衡,需要在各個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調度處置措施相配套。
處置方式不同
生活垃圾的處置方式分為:填埋、焚燒、生化處理、簡易填埋等。各種不同的處置方式是由不同的運輸方式的,所以針對不同的處置方式,也需要配備相應的調度處置方案。
信息化建設已有成效,但系統相對分散,缺少關聯。
目前市綠化市容局和各個區縣已經建設了相關生活垃圾處理的信息化系統,但是系統和系統之間沒有關聯,相對分散,不在統一的框架體系之內。每個系統只關注于生活垃圾物流中的某一個環節,或者某一個區域,沒有對全市的生活垃圾處置全過程進行管理。
已有相關物流數據采集,但未全面覆蓋,數據不能實時反映。
物流相關數據有重量、路徑等,由于生活垃圾運輸的路徑相對固定,所以生活垃圾稱重數據是生活垃圾物流管理中需要掌握的重要數據。目前,全市安裝了36個計量點,其中市生活垃圾稱重系統安裝了21個計量點,區縣自行安裝了15個計量點。36個計量點,包含13個處置點,8個碼頭、15個中轉站。生活垃圾稱重數據目前是隔天提交,不是實時提交的。
業務流程分析及優化方案
現有業務流程
現有的業務流程包含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三個流的流程。整個業務流中包含市綠化市容局、區綠化市容局、環衛作業公司、稱重運營公司、中轉站運營公司和處置點等對象。
建設信息系統后擬實現的新業務流程
建設信息系統后,在原有基礎上,增加結算中心和監控指揮中心兩個關鍵結點,改變資金流和物流的業務流程。結算中心將原本分散的資金管理整合起來,由結算中心進行統一分發,從而有效改善以往資金流向過程中的弊端。監控指揮中心將統一對全市的生活垃圾處置進行調度,將原本分散的資源通過監控指揮中心統一起來,合理進行分配使用,優化原有業務流程。
應用系統
應用系統包括一個指揮中心,六個功能模塊:動態物流平衡管理、轉運與處置過程管理、調度模型及動態成本分析、統計分析與輔助決策、費用結算管理和物流轉運車輛過程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