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品運輸需“系好安全帶”
2011-6-10 13:5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杭新景高速公路的苯酚泄漏事件,再次引起社會對危險品運輸安全的高度關注。今天(7日),記者走訪了相關部門。近年來,我省一直在致力加強危險品道路運輸安全管理,但由于此類事故大多由道路交通事故引發,要做到徹底杜絕還有難度。
來自交通部門的數據表明,我省現有危險貨物運輸企業534家,危險貨物運輸車輛12380輛,危險貨物運輸持證上崗從業人員29200人,其中駕駛員13600人。所承運貨物種類涵蓋了危險化學品、油料等九類危險貨物,運力基本滿足經濟發展社會運輸需求,運能比世紀之初增長4倍以上。而浙江制造業發展、海洋經濟的強勢推進,又加速了浙江經濟的重化工進程,作為工業原料的化學危險品需求將持續呈上升趨勢。
據介紹,危險品運輸廣泛分布在公、鐵、水、民航等多種運輸體系中。其中對依賴公路交通的浙江而言,道路的危險品運輸安全壓力尤大。根據國務院《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的規定,交通部門負責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單位及其運輸工具的安全管理,負責對道路運輸單位、從業人員的資質認定。公安部門負責危險化學品公共安全管理,負責發放劇毒化學品購買憑證和準購證,負責審查核發劇毒化學品公路運輸通行證,對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安全實施監督。
危險品運輸必須要有取得相關資質的企業和駕駛員來承擔,對運輸車輛也有特別的規定。像炸藥等危險品的運輸,須經有關方面批準,按規定線路、時間運輸。
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我省道路危險品運輸管理分工明確,管理也一直在加強,比如通過給危險品運輸車安裝使用GPS,對危險品運輸車進行全球衛星定位,實現對車輛“動態管理”,同時通過車載終端的信息采集,為交通安全管理決策提供依據,并做到危險品運輸企業應用管理軟件聯網,在全國率先實現了電子路單實時上傳,但危險品運輸事故多是道路交通事故引發,難以做到徹底杜絕。
減少危險品道路運輸事故對環境安全的影響,還須從更深的層面去考慮。像文成、泰順間的珊溪水庫,是溫州的重要水源,有關方面曾考慮借道水庫邊新修高速公路,最后因存在運輸危險品安全隱患,可能影響水源安全而改道。
據悉,新安江水體污染事故發生后,安監、交通、公安等部門已緊急行動,強化危險品運輸安全措施,要求繼續做好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源頭管理,嚴格按照交通運輸部《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定》要求,把好市場準入關,做好道路危險化學品運輸安全管理工作。
近年危險品運輸事故一瞥
2010年4月12日凌晨5時許,一輛裝載十余噸黑火藥的河北籍中型貨車行駛至河南連霍高速456公里(民權段雙塔鎮境內)時,發生大爆炸。高速路面被炸出一個50多平方米的大坑,深近1米,周圍100平方米的路面被炸開多條裂縫,附近近千戶房屋受損,民權、蘭考縣城均有震感,爆炸造成3死3傷。
2011年4月8日凌晨3時許,兩輛滿載溶劑油的油罐車在甘肅境內蘭臨高速(蘭州至臨洮)七道梁隧道內發生追尾,導致溶劑油燃燒爆炸,爆炸產生的沖擊波以及巨大的火浪瞬間涌向隧道兩端,并將隧道內部分設施損毀,造成4人遇難1人受傷的慘劇。
2011年4月26日清晨,浙江麗水松陽縣一輛載有15噸液氮的槽罐車因事故發生泄漏,翻在農田里。導致面積達3000多平米的農田里到處彌漫1米多高的白色濃霧。因為液氮快速汽化帶走大量熱量,局部農田溫度低達零下200多攝氏度。事故導致4人被凍遇難,附近村莊200多人被疏散。(本文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