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飛力達:搏物流行業機遇 成本壓力影響未來擴張

2011-6-10 3:3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1995年,一家名為飛力達的物流公司正式運營。剛剛出生的飛力達人員少,業務量小,業務類型單一,主要從事“二代”業務(與口岸的貨運代理商合作,以跑運輸為主)。

  16年過去了,從一個夾縫中求生的“二代”,到如今的貨代物流百強榜上的領先企業,江蘇飛力達國際物 -

流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質的飛躍。飛力達見證了中國物流業的蓬勃發展,它的成長,代表了中國中小型物流企業的發展歷程。近日,飛力達即將上市。

  在十幾年的發展進程中,飛力達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產品線,其中,國際貨運業務和VMI倉儲服務是公司當前最核心的兩個部分。抓住了中國外貿經濟,特別是昆山地區電子代工業迅速發展的絕好時機,飛力達目前已經成為專注于IT制造業一體化供應鏈管理的現代物流服務商。

  不過,盡管發展迅猛,飛力達同樣難以超越物流行業發展的瓶頸和限制。在目前整個物流行業增速放緩、成本高企毛利率走低的大背景下,作為一位關注上市公司經營基本面的投資者,是否愿意將“橄欖枝”伸向一家面臨擴張困境的物流企業?

  預期增長平穩

  近年來,伴隨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物流行業總體平穩增長。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1月1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十一五”時期我國社會物流總額總量將達到446萬億元,是“十五”時期的2.8倍,年均增長2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5%左右。這一速度明顯快于同期GDP的增長水平,反映了我國物流需求仍處在較高增長期。

  業內預計,“十二五”時期,在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推動下,我國物流業仍將處于總量擴張期,增速將以平穩為總的基調。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調節局預計,未來5年我國物流總量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十二五”期間我國社會物流總額年均可比增長14%左右,物流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3%左右,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在17%左右。

  物流行業的平穩增長對飛力達顯然是一個好消息。從收入增長趨勢看,飛力達整體增長趨勢與物流行業基本一致,公司營業收入2007年度較2006年度增長42.36%,2008年度較2007年度增長28.79%。

  但2008年遭受金融危機的沖擊后,2009年飛力達營業收入出現6.8%的負增長,而同期整個物流行業則增長了7.5%。這表明,飛力達以進出口為主的業務構成受金融危機影響更大;而這一影響在2010年依舊存在,數據顯示,公司2010年前9個月營收的增速仍落后整個行業11.5個百分點。

  飛力達收入增長VS社會物流總額

  作為專注于IT制造業一體化供應鏈管理的現代物流服務商,隨著行業規模和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飛力達業務規模不斷擴大,2007年——2010年9月,公司來自IT制造業的物流服務收入為51,479.25萬元、64,827.67萬元、61,546.70萬元、72,218.51萬元,占同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94.24%、92.15%、93.85%、93.16%。

  不過,在享受IT行業增長的同時,飛力達也將自己的發展前景牢牢捆綁在IT制造的“大船”上,一旦IT業出現風吹草動,飛力達將首當其沖。

  “容易受傷”的物流業

  物流行業是公認的微利行業務;同時,由于依附于其他行業還是一個“很容易受傷”的行業。在2008年,物流業也遭受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秘書長賀登才此前曾如此形容08年金融危機中物流行業——“2008年,有可能是物流企業遇到經營困難最多的一年!

  根據賀登才的介紹,08年物流資源要素全面緊缺,經營成本持續上升。當時的倉儲能力已顯不足,新建物流設施取得土地難度加大,所需費用大增;鐵路運力持續偏緊,部分海運航線訂艙困難,公路運輸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車源緊張的狀況;企業發展資金短缺,融資困難;高端管理人才嚴重不足,操作性員工成本持續上升,穩定性下降。與此同時,行業競爭激烈,特別是運輸、倉儲等基礎性普通服務,同行間“價格戰”有增無減。油價不斷攀升,油價已占據運輸企業總成本的35-40%,而且還不時出現加油受限的問題……

  由于土地、運力、融資、用工成本、行業競爭激烈等幾方面的擠壓,物流行業平均利潤率近年來持續下降。根據有關機構調研結果,物流企業平均毛利率2007年還高達25%,到2008年就已經降低到的10%以下,其中倉儲企業只有3-5%,運輸企業只有1-3%。

  飛力達在2008年同樣受到很大影響,公司第四季度受金融危機影響尤其大,占據公司營業收入近80%的基礎物流業務,毛利率由第三季度的21.09%快速下降至5.55%,而08年全年毛利率也較2007年下降4.53個百分點。公司綜合毛利率也下降了3.09%。

  物流業的危機到2009年繼續加劇,作為貿易的一個補充,在貿易下降的時候,物流也在大比例下降;同時,遭遇危機的制造業也把風險轉嫁給了物流企業,諸多壓力讓超過四成的物流企業利潤下降、甚至虧損,部分地區中小物流企業開始退出物流市場。業內人士分析,2009年有可能是中國物流業發展30年來最為困難的一年。中國物流業進入增長趨緩、結構調整階段。

  更為嚴峻的是,近年來,隨著物流國際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不少大型跨國物流巨頭企業紛紛開始進軍內地電子元器件物流領域,其主要通過與國內各細分領域具有優勢的第三方物流企業進行合作,開展業務。

  未來面臨成本壓力

  而由于行業門檻低、競爭激烈,飛力達未來將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

  首先,土地資源日益稀缺,已成為物流開發商最大的困難之一。據高力國際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經濟形勢轉好,導致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倉儲物業市場供不應求。未來,對于物流用地的爭奪,或許將變得更加激烈。

  與公司的主要對手新寧物流(300013)一樣,飛力達目前業務同樣相對集中,且服務區域主要集中于長三角地區(其中昆山營收占比超過70%),業務收入間接依賴于長三角地區電子信息龍頭制造企業的生產需求。而湘財證券研究所研究員劉江渝認為,從長期趨勢來看,電子信息制造基地有可能向勞動力成本較低的中西部地區和稅收政策較優惠的其他地區發展。

  另據飛力達招股說明書顯示,由于公司自有資金不足,目前運營的倉庫絕大部分通過租賃取得,伴隨近年來公司現代物流服務業務規模不斷擴大,對倉庫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今年飛力達將有16個倉儲點、11個辦公地租賃到期,這些地點多聚集在上海、江蘇一地,這部分區域租金較貴,今年續租將面臨租金漲價,營業成本增加的風險。由于利潤率低、成本增加等風險,飛力達其后期成長能力受到考驗。

  其次,公司主要從事IT產品保稅貨物一體化供應鏈管理,業務開展受國家有關保稅倉庫管理規定及保稅區、保稅物流園區、保稅物流中心等海關特殊監管區政策法規的管理,面臨未來相關監管政策的變化影響公司保稅物流業務發展的政策性風險。2008年飛力達凈利潤較2007年下降4.5%,主要就是由于政策變動,導致公司所得稅稅負2008年較2007年大幅增加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招股書顯示,飛力達09年凈利潤反而在營收下降的情況下增長了787萬元,增幅接近20%。對此,飛力達的解釋說,營業成本主要來自基礎物流服務,2009年較2008年下降15.82%,主要原因是公司為應對金融危機,在2009年及時優化基礎物流業務結構,加大成本費用管控力度;同時,國家推進各項稅費改革,以及國際油價處于相對較低水平,為公司與供方洽談,實現成本轉嫁創造了有利條件。

  目前,稅費改革利好已過,國際上油價高企,油價上漲導致運輸成本大幅上漲,而激烈的競爭讓物流業運費難以跟上油價的漲幅,飛力達成本壓力極大。

  行業振興蘊藏機遇

  對飛力達來說,《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細則的最終出臺和完善,或許是公司業績增長的一個轉機。

  近日,國家發改委經濟貿易司副司長耿書海在“2011年中國物流發展報告會”上透露,經過調研,多個相關部門已將調研結果呈報國務院。該細則預計不久將公布。據悉,物流產業振興規劃細則包括物流業稅收、土地、車輛管理、改善行政管理、資源整合、技術創新等方面。

  此前,鑒于物流業不容樂觀的前景,考慮物流業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紐帶作用,2009年2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物流業調整振興規劃》。2009年9月下旬,由國務院辦公廳牽頭,國家發改委、工信部、交通部以及中物聯等15個單位組成的調研組深入江蘇等地進行實地政策調研,隨后《規劃》細則進入起草過程。經過調研,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提出了60條相關的政策建議,并最終濃縮為40條十大方面,于去年11月提交給國家有關部門。

  中國物流業的稅負過重,一直困擾物流企業發展。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提交的細則建議中,為物流企業減稅是重要的一部分。目前,物流行業各個環節的營業稅稅率不一,F行營業稅的稅目將物流業務劃分為運輸與服務兩大類:運輸類(裝卸、搬運等)的營業稅稅率為3%,服務類(倉儲、配送、代理等)的營業稅稅率卻為5%。不同環節的營業稅率不一致,不僅不利于稅收征管,也容易出現重復征稅,更不利于物流行業的整體發展。據悉,即將出臺的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細則有望統一稅率,減收物流業各環節的營業稅,業內人士普遍認同3%的比率。減稅,無疑將增強飛力達的盈率能力,直接增加飛力達的收入。

  物流界流行著這樣一句話:抓住了品牌商,就抓住了制造商、供應商和消費者。近年來,飛力達大力實施服務戰略、品牌戰略、差異化戰略,重點培育電子商務平臺、供應鏈解決方案、信息解決方案,重點拓展兩岸四地綜合物流、貿易物流、逆向物流等領域。

  公司自2004年開始為全球第一大筆記本電腦品牌商——宏碁提供一體化供應鏈管理服務,已成為其指定的大中華地區唯一品牌商VMI模式物流服務商。

  目前,公司已經擁有明基、索尼、東芝等國內外品牌服務商近40家,與宏碁、聯想、華碩、索尼和愛立信五家IT制造業品牌商在華東和華南地區建立了以一體化供應鏈管理為物流服務核心的戰略合作關系。

  業內人士認為,借助于已經形成的品牌優勢和客戶關系,在IT制造業及其物流外包需求的不斷增長的趨勢下,預計未來飛力達將能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增長。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